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肚子疼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发现阵地上空无一人,这时美军展开冲锋,在这个寒冷的朝鲜战场,19岁的潘天炎创造了一段战争传奇。 大部队转移撤离,阵地上空无一人,对面的敌人却来势汹汹,一个小队已经攀上山坡。 潘天炎孤身一人,趴在阵地上心急如焚。 去草丛解决完内急,赶回阵地之后,潘天炎面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志愿军38军与敌军在鼎盖山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双方据守的山头都是炮弹炸出的深坑和烧得焦黑的草皮和树枝。 6连的战士坚守高地,敌军接连不断的冲锋,试图抢下这片阵地。炮火持续了六天六夜,敌军的冲锋变得断断续续,他们遇到的6连这块硬骨头,已经失去了冲锋的勇气。 潘天炎是6连的机枪副射手,才19岁就已经算是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兵了。他射击技术精确,冷静沉着的把握战场时机,与战友们一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溃败敌军的攻击。 1月28号中午,敌军久久不见动静,似乎已经偃旗息鼓,放弃了6连驻守的高地。 6连接到上级命令,趁着敌军懈怠的空隙,可快速转移到主阵地,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为了不惊动敌人,转移命令悄悄在6连中扩散,战士们快速收拾装备,悄无声息地离开了。 谁也没有注意到,潘天炎不见了一小会儿,他的机枪位置刚好在阵地壕沟的盲点,在命令下达的时候,潘天炎已经走到偏僻的草丛解决内急。 谁也没有发现少了一名机枪手,就这样,阵地上只剩下了潘天炎一人。 敌人没有给潘天炎留下思考的时间,一阵炮火打破了阵地的宁静,潘天炎一个侧身翻滚,拾起壕沟中的几枚手榴弹,朝着敌军扔了过去。 轰隆隆几声响动,震得树枝摇摇晃晃,落下一片积雪,盖住了潘天炎的身形。潘天炎就这样以雪做盖,隐蔽身形,理清战场情况,清点剩下的武器弹药。 几枚手榴弹,一支没有装满弹匣的机枪,这就是潘天炎全部的装备,而他面对的是驻守一个阵地的敌军,他尚不清楚敌军后面有没有支援。 潘天炎没有离开阵地寻找大部队,他判断形势,认为不管6连的任务是什么,他留下来坚守阵地,都能为战友们分担火力。 一人驻守阵地的战斗开始了,敌人还在试图抢占这片高地。潘天炎发现,敌人并不清楚阵地上有多少志愿军,因此在进攻时十分小心谨慎。 看来志愿军把敌人打怕了!潘天炎想到此,决心利用敌人的盲点,加强自己的优势。 短暂的停歇之后,敌军派出一个6人小队,向着潘天炎所在的机枪射击口进攻。 “同志们,敌军来了,用手榴弹拦住他们!”潘天炎躬身快步在战壕中奔跑,一人喊出一个班的气势。 敌军果然放慢了速度,潘天炎趁机移动到敌人后方,扔出2枚手榴弹,歼灭这个小队。 潘天炎和敌军在此展开了拉锯战,敌军进攻一次,潘天炎阻拦一次。 为了迷惑敌人,潘天炎在阵地上不断移动,扔一颗手榴弹换一个地方,敌人始终没有摸清阵地的情况,还以为到处都是志愿军。 敌军被打的十分被动,居然发起了群攻,派了两个排的兵力包抄阵地。此时一片焦灼的阵地上,只有潘天炎一人,而敌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 潘天炎清点了一下身上的装备,只剩下最后一颗子弹,几枚手榴弹,打完这些,他就只能以血肉之躯抵挡敌军。 “战友们,永别了!我要跟敌军拼命了,绝不愧对志愿军的身份!” 潘天炎瞄准一个敌人,毫不犹豫地射出子弹,敌人倒下了,潘天炎冲了出去,将手榴弹扔向敌人最多的地方。 轰得一声响,敌军倒下一片,潘天炎没有给敌军喘息的机会,他抱起身边的大石头,朝着敌人扔去,不给他们任何站起来的机会。 石头被严寒和冰雪冻得冰冷刺骨,潘天炎的体内却仿佛血液在沸腾,他不知疲倦地朝着敌人砸去,直到周围再也找不到可以利用的武器。 潘天炎无畏地站在阵地上,准备冲进敌军,跟敌人血战到底。这时四周突然传来一阵呼喊和枪炮声,志愿军反攻成功,敌军被包围了。 潘天炎一人坚守阵地,创造了一段传奇,后来还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毛主席大力夸赞潘天炎,是人民和国家的英雄! 参考资料: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潘天炎:只身战群敌,电波里的孤胆英雄
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肚子疼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发
老阿七说史
2025-07-22 15:06:3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