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七旬老汉见鬼子抓了3个妇女,便一瘸一拐地走了过去,趁其不备一把夺过刺刀,从鬼子的下颌捅了进去! 一个七旬老人怎么会突然变成杀敌的勇士?日军横行乡间,抓走妇女准备施暴,这位腿脚不便的老汉偏偏走上前去,一把夺刀捅进敌人下巴。事情没那么简单,他的过去藏着什么秘密,能让他在垂暮之年爆发出这种力量?往下看,你会发现这不是传说,而是真实发生在湖南乡下的血性故事。 李定六这老头,出生在湖南娄底双峰县大泉乡,那时候还是清光绪年间,家里穷得叮当响。他从小就对武艺上心,少年时候拜了湘乡的反清起义头头朱聪八当师傅,跟着学刀枪棍棒。朱聪八那场起义败了,他自己被抓去杀了,这事儿让李定六记一辈子,从此他回乡过日子,不再掺和外面的事儿。但他那身功夫没白练,平时帮乡亲们调解打架,或者修理农具,从不欺负人,在村里头名声挺好。 他家几个孩子都受他影响,从小练武,还学着讲义气,懂国家大事。九一八那年,日军占了东北,李定六本想出去干点啥,可他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不如从前,关节疼得厉害,只能在家叹气。四儿子李继昌看出来老爹的心思,跪下说要去抗日。李定六一听,高兴得拍大腿直叫好。李继昌继承了老爹的真功夫,进了部队很快就升营长,还去黄埔军校七期学了步骑炮工这些玩意儿。在昆仑关打仗时,他带兵冲锋,身上挨了好几枪,还在阵地上指挥,最后流血太多没了。尸体拉回家,村里人来吊唁,队伍排了好长,足足七天没停。李定六虽然丢了儿子,但觉得值,高声说儿子是为民族死的,没白活。 李定六自己一辈子没沾烟酒,生活简单,教孩子的时候总拿朱聪八当例子,说人得有骨气,为正义站出来。他不光教武,还强调帮人解困,这在乡下挺接地气的。日军一步步打过来,他年纪大了,只能眼巴巴看着年轻人上战场。儿子没了,他没垮,反而更觉得家族有担当。李继昌在部队的表现,也让李定六脸上有光,那小子从普通兵干到营长,全靠实打实的功夫和胆量。昆仑关那仗,日军火力猛,李继昌的部队守九塘阵地,拼到最后一人。乡亲们提起这事儿,都说李家父子是真汉子,不像有些人躲着走。李定六晚年身子骨弱了,病痛缠身,但精神头还在,村里人还找他聊家常,敬他几分。 1944年春天,日军打到双峰山一带,李定六已经七十七岁,身上病多,走路得扶着东西。家人怕他出事,把他安置在山里一处地方,然后去衡阳边上找车接他走。没想到日军很快就进了村,烧抢杀掠,村里乱成一锅粥。李定六躲着听见了那些动静,气不过,就挪到能看见的地方瞧。 他瞅见几个日军抓了三个妇女,关进附近一间屋子,只留一个兵守门,其他的又去村里抢东西了。李定六知道那些妇女要遭殃,就拖着腿一步步过去。守门的日军坐在那儿抽烟,看见老头靠近,骂了几句,没当回事,继续抽。李定六走近了,突然出手卡住日军脖子,提起来,对方乱抓腰间的刺刀。李定六抢先夺过来,从下巴那儿捅进去,日军没哼一声就倒了。他动作利索,一点不拖泥带水。 这事儿发生在农历五月,日军那时候正扫荡山区,抓妇女是他们的惯伎俩。李定六虽老,但功夫底子在,关键时刻爆发出来。日军守兵大意,轻视老头,结果丢了命。李定六没停,砸开门锁,放出妇女,指路让她们从山道跑。他腿脚不利索,没跑远, 日军主力回来发现守兵死了,就追上来。三个人围住他,李定六还手,打伤了一个,但年纪大,腿不行,被枪托砸胸口,肋骨断了,血直流。日军以为他死了,走了。李定六的儿子李汉初回来找他,在山道上捡起重伤的老爹,带回家抢救。三天后,李定六伤重没了。 村里人知道后,全来送他,有人写了挽联,说父子都是英雄,家国仇恨一样。葬礼办得隆重,乡亲们觉得他没白活,为民族出了力。李定六这辈子,从学武到教子,到最后杀敌救人,全是实打实的。李继昌在战场上丢命,老爹在乡下也拼了,父子俩的事迹让村里人记着。日军那几年在湖南祸害不少,李定六这老头用行动回击了。后续没啥大的波澜,村子慢慢恢复,但他的故事传下来,提醒大家那段日子多苦。 李定六的故事听完,你觉得咋样?一个七旬老头杀敌救人,是不是挺硬气的?欢迎在下面留言,说说你对这种民间英雄的看法,或者分享类似的事儿,大家一起聊聊那段历史。
1944年,七旬老汉见鬼子抓了3个妇女,便一瘸一拐地走了过去,趁其不备一把夺过刺
熹然说历史
2025-07-22 01:08:52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