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会打印度,不会打菲律宾,也不会打日韩,这些国家和我们贸易,我们大多都是顺差赚它们的钱,打他们纯属犯傻,打他们更不能打在七寸上! 一国能在世界上真正立足,靠的不只是某一场对抗的胜负,也远不止几个贸易顺差,哪怕赚了周边国家的钱,如果维持全球运转的底层货币体系你没份说话,始终也只能当参与者,更不能小瞧的一点。 世界上绝大多数跨境商品石油、粮食、金属乃至工业品——都还是得用美元结算,就连各国之间资金怎么流、资产怎么买、危机时候能不能稳住阵脚,根子上都和美元的全球核心地位脱不开。 美国的“硬实力”不只是军力和科技,而是拥有让全球都得认账的金融权力,美国国债一发,全世界都得买单,无论是投资机构还是各国央行都得给关注,这是因为美元不仅是流通货币,更承载着全球主要的储备资产和结算基础。 这里面不仅有庞大的用户基础,还有完整的金融市场和法规体系护航,美债作为全球最大的、最安全的资产池,不但能容纳海量资金,各国中央银行、国际大机构一有什么事还得往里靠,想把这套体系推翻谈何容易?。 美元之所以“霸主地位”难以动摇,不是仅靠美国的经济体量,也不是说印钱就能行,而是建立在全世界的信任和依赖之上,各种金融工具、保险、结算清算体系,法律保护、数据传递、支付渠道,几十年积累成了全球一整套惯性运行的“生态位”。 全球资金流一改变、危机一发生,投资人和央行第一反应还是找美元资产避险,如果没有这种天然信任和效率保障,谁敢让财富无障碍地进出?贸易也好、投资也罢,全球范围内一有风吹草动,还是美元结算、美元避险,谁还能替代?。 市场上确实不时会有“去美元化”的声音,这几年欧元、人民币等都在努力提高国际使用率,可现实是新的选择缺乏基本盘。 欧元受区内政策牵制多,相互信任和危机应对能力和美元没法比,人民币虽有进步,但无论自由兑换、海外金融产品丰富度,还是全球用户网络都还差一大截,没人喜欢不确定和高风险,没有更好选项时,大多数人更愿相信美元。 美元体系还给了美国一项超级特权,对某些国家制裁时,只需动一下清算体系,全世界几乎都会跟着反应,在国际金融危机或者大规模资本流动时,美联储一加息全球资本市场跟着震荡,美国可以决定全球的金融游戏环境,别人再强也得跟着节奏走。 对于中国这样的新兴大国而言,要想真正摸到全球博弈的制高点,光靠拼商品、拉产业链还不够,更长远的事情,是要在国际结算、金融创新、货币规则制定上下功夫。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不只是为了展示自信,更要在全球金融体系有一席话语权,这背后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还涉及金融基础设施、法律配套、政策透明度等一整套“信任工程”,这些每向前一步,才能为中国争取到真正全球定价权和规则制定权。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如果这个数据是准确的的话,这意味着中国和美国在未来的格局会发生重大的变化!最近
【8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