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公司研发大楼轰然倒塌,原因就是大家不再用胶卷了,改用数码相机了,但最讽刺的一点是,全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恰恰是柯达发明的! 1975年,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突然传出来一阵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研究人员欢呼雀跃,他们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全世界第一台数码相机以及回收系统,被他们研发出来了。 “成功了,我们真的成功了,以后照相就会越来越便捷!” 大家的喜悦之情跃然纸上,良久的坚持和研究,终于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这台小型相机被称之为“手持电子照相机”,其外观精致小巧,使用磁带作为存储介质,十分便利。 若是将这台小型数码相机进行批量生产,火爆程度可想而知,一定会受到世界各地群众的追捧,若是稍微对数量进行控制,变成全球限量,价格就会实现飞一般的攀升。 届时小型数码相机将会迎来什么?供不应求,一机千金?这几乎是必然。 作为这款小型数码相机的研发者,Steven J. Sasson 脸上是止不住的兴奋和激动,他已经可以料想到这台数码相机能够给柯达应用电子研究中心带来多么巨大的价值和财富。 然而,当这项研发成功开始传入柯达公司高层之后,事情却往着不可预估的方向发展了…… 偌大的会议室,座椅排列整齐,众多高层齐聚一堂,就连已经在家“退休”的高层都闻讯出动了,他们想要见识一下这款新型、小巧而又便捷的数码相机。 Steven J. Sasson坐在座位上侃侃而谈,眼睛之中跳跃着兴奋、激动的光芒,一张脸上全是志在必得,以及成功后的洋洋得意,他呼吁柯达公司对数码相机进行批量生产,实现利益最大化。 部分公司高层十分赞同Steven J. Sasson的意见,毕竟时代是往前发展的,人也总是要学会创新、懂得向前看,不能固步自封,而这一部分高层则被称为“先进派”。 同时,工程师也给出了极为有利的说服理由,数码相机相较于胶卷相机,确实相当便利,而且这些工程师还拿着数码相机专门在一众公司高层中演示了一遍。 其中一名工程师,拿起数码相机,按下了快门,只听见“咔嚓”一声,整个办公室的场景就被清清楚楚拍摄下来,随后,工程师又以极快的速度将照片洗出来,拿给公司高层看。 照片清晰度很高,相较于胶卷相机,明显更胜一筹,这一演示,柯达公司的那些“先进派”更加支持大规模生产数码相机了。 但公司高层的“保守派”却对此不甚赞同,原因何在? 胶卷相机是柯达公司的“龙头”,也是柯达公司经营的最主要的产业,当时市场上虽然有一些竞争者,竞争也愈发激烈,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柯达依旧是诸多公司当中的翘楚,地位不可撼动。 胶卷相机的销量遥遥领先,每年为柯达公司带来的收益都相当可观,而柯达公司那座大楼,不仅仅是一座研发大楼,更是柯达在整个相机领域的地位标杆。 高楼林立于天地之间,那是柯达公司数十年的努力,才换来的成功,若是按照工程师的意思,就相当于将公司以往的努力摧毁,这对于柯达公司的一部分高层,实在无法接受。 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思想,赞同数码相机取代胶卷相机的“先进派”以及工程们加起来,也没有“保守派”人数多,因此,数码相机被“保守派”全盘否定了。 这些公司高层强行要求工程师将所有的制作步骤全部销毁,就当从未研发出数码相机,不允许对行业进行“颠覆”,更不允许胶卷相机被替代。 只要数码相机建造的原理被“销毁”,那么一些先进的技术就被“扼杀”在摇篮之中,这样一来,时代还是胶卷相机的时代,还是柯达的时代。 然而,作为公司高层,不应该是引领公司发展的风向标吗?直接下令销毁数码相机,一定程度上而言算不算是固步自封呢? 当时的柯达高层并未意识到这一真相,反而为自己能够销毁数码相机而感到沾沾自喜,也是因此,柯达相当于是自己放弃了在数码相机的领头羊地位。 世界上优秀的工程师那么多,专注于这一行的公司众多,他们哞足了劲儿想要将柯达挤下去,取而代之,而一些公司也确实有先见之明,他们开始大肆研发数码相机。 一段时间后,数码相机横空出世,销量迅速席卷全球,因为便捷小巧等优点,直接将柯达研发的胶卷相机挤下神坛,柯达公司的地位也一落千丈。 当初,柯达公司高层“保守派”固步自封,欺骗自己,此一时彼一时,只能自食其果,错失良机,用户不会永远记着情怀,他们还有更高的需求,需要满足,而柯达已经不行了。 大家不再用胶卷了,柯达公司却一心生产胶卷相机,走上了被时代淘汰的道路,成为了时代的弃儿,大楼轰然倒塌,那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信息来源:柯达:成功为失败之母——人民日报
三星S26Ultra影像大揭秘:索尼2亿像素CMOS或成亮点近日,有爆料指出,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