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要水利项目开工,1.2万亿砸下去,印度人该笑不出来了。 2024年12月25日,中国政府正式核准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该工程位于西藏林芝市,总投资约1.2万亿元,将建设5座梯级电站,这项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电工程终于进入实施阶段。 工程装机规模约6000万千瓦,年发电量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的规模,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电力以外送消纳为主,兼顾西藏本地用电需求。 这个项目的技术挑战确实不小,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海拔高,气候恶劣,工程需要大量隧道掘进设备,爆破需求超过100万吨,地基处理投资额预计610—930亿元,但中国在青藏高原的工程建设经验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 项目的经济意义不容小觑,根据相关研究,雅鲁藏布江水电站每年可为西藏贡献20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建设期间可带动数百万人就业,对于西藏的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在环保方面该工程将显著减少碳排放,每年3000亿度清洁电力相当于全国总发电量的3.3%,将大幅减少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依赖,这对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印度方面对此项目表达了关切,印度学者担心该工程会在气候、水资源等方面对下游地区产生负面影响,印度媒体担心中国可能拥有在冲突时期通过放水造成洪水威胁的能力。 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可能过于夸大,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发电,而非截断河流,中国外交部表示,工程不会对下游国家生态环境、地质、水资源权益造成不良影响,反而有利于下游防灾减灾。 印度自己在跨境河流开发上也很积极,2009年中国启动藏木水电站建设的同时,印度也开始在阿鲁纳恰尔邦授予14项水电合同,试图建立“下游权利”,这说明水电开发是该地区各国的共同需求。 现代水电工程都有完善的环境保护措施。水电站通常设有生态流量释放设施,确保下游河道的基本生态需求,中国在三峡等大型水电工程上积累了丰富的环境保护经验。 地缘政治因素确实存在,雅鲁藏布江流经中印两国,下游还涉及孟加拉国,任何大型工程都会引起相关国家关注,但水资源合作本应成为促进地区稳定的纽带,而非冲突的根源。 跨境河流开发需要各方良性互动,湄公河流域国家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在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了平衡,中印两国作为重要邻国,完全有能力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分歧。 中国驻印度使馆已在《印度快报》发表署名文章,介绍雅鲁藏布江工程情况,显示了增进理解的积极态度,透明沟通有助于消除疑虑,促进地区合作。 这个项目的国际影响不仅限于中印关系,南亚地区普遍面临电力短缺问题,清洁能源合作有广阔前景,如果各方能够建立互信,雅鲁藏布江的丰富水能资源完全可以造福更多国家和人民。 工程建设周期预计十年以上,期间各方有充分时间加强沟通协调,关键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以合作为导向,避免无谓的猜疑和对立。 从长远看这个项目将改变中国西南地区的能源格局,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为地区各国提供了加强能源合作的新机遇。 当然如此巨大的工程必须严格按照环保标准实施,确保生态安全,中国已承诺将充分考虑环境影响,这一承诺需要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切实履行。 雅鲁藏布江水电工程的启动,标志着人类在高海拔极地环境下的工程技术达到新高度,这不仅是中国的成就,也是全人类工程技术进步的体现。 面对气候变化挑战,清洁能源开发已成为全球共识,雅鲁藏布江丰富的水能资源如果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将为全球碳减排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重要水利项目开工,1.2万亿砸下去,印度人该笑不出来了。 2024年12月
文史充点站
2025-07-21 11:17: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