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湖南长沙府湘乡县人,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道光十八年(183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太平天国起义初期,他因母丧在家。咸丰三年(1853年),面对已席卷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清廷任命湖南等十省在籍大官僚共40余人为督办团练大臣,曾国藩由此开始编练本省团练,组建起后来著名的“湘军”。
鉴于原来绿营的腐朽,曾国藩建立湘军的指导思想为:摒弃行伍出身的旧军官,实行乡土结合,建立严格的封建依附关系。曾国藩直接物色水陆各军将领,各将领再利用宗族、师生、亲友、同乡关系各去物色所属下级军官。湘军各级将领如江忠源、罗泽南、彭玉麟、曾国荃、左宗棠等都是湘中本地的读书人,层层隶属关系之下,整个湘军“兵为将有”,曾国藩层层节制各级将领。在士兵的招募上,湘军采取募兵制,主要招募湘乡人,大部分从亲朋好友、门生故旧中挑选,“以一族之父治一族之子弟,以一方之良民办一方之‘匪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