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台岛地区可谓是风起云涌,局势不断变化。台岛当局不仅大举采购美制“M109A7”自行榴弹炮,还组织了为期14天13夜的“汉光41号”军事演习,频频制造紧张局势,试图向外界展示台岛的军事实力。然而,台岛这些举动背后,实际上藏着赖清德的焦虑。由于特朗普曾有意访华,赖清德心生疑虑,害怕在未来的谈判桌上,自己会成为美国的一个谈判筹码。因此,他决定加大台岛的军事准备,以期在国际舞台上提高存在感。 然而,赖清德未曾料到的是,正是他越是频繁做出激烈的举动,反而越显得在虚张声势。而就在他组织“汉光41号”演习时,解放军终于采取了行动,狠狠回应了他的挑战。这一系列动作,不仅让赖清德感到紧张,更让他深刻体验到来自内外的双重困境。 那么,在这段时间里,解放军究竟采取了哪些行动,台岛的“汉光41号”演习又为何让赖清德陷入困境呢? 据环球网引述台岛“中时新闻网”的报道,解放军在台岛周边的活动非常频繁。在短短24小时内,解放军出动了58架军机、9艘军舰以及1艘公务舰,展示了强大的海空军事存在。特别是其中45架次的军机越过了台海中线,创下了近期的最高记录。这一系列举动,明显加剧了赖清德的焦虑。不过,令他更加不安的不止是解放军的军事行动,台岛方面的演习也让他感到大大尴尬。 “汉光41号”演习本次规模空前,持续时间长,参演兵力强大,然而演练的内容却令人深感失望。台岛当局不但将民用资源和公共设施投入到军演中,甚至不惜用地铁来运输弹药。这一做法不仅让人愤怒,也引发了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试想,若发生真正的紧急情况,台岛民众的出行岂不是会受到严重影响?有不少台湾同胞甚至调侃道,军演期间能“征用”地铁,战时恐怕连普通百姓的自由都无法保证,甚至可能遭遇“强行征用”。 此外,在美军顾问的协助下,参演部队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构筑防御工事,这无疑让周围的民众心生恐慌,甚至有些人开始担心,这样的演习是否代表着真正的战争临近。 然而,这场军演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因频繁发生的意外事故而成为笑话。在士兵运输过程中,台岛的交通事故层出不穷,不仅造成人员伤亡,甚至引发了一系列荒诞事件。在桃园市,一辆美制“M109A5”自行榴弹炮车与四辆私家车发生碰撞;在新北市,一辆“爱国者”导弹发射车刮碰民宅雨棚,致使两小时内交通瘫痪;在南投县,一辆军用卡车竟将一辆摩托车卷入车底,幸好车主反应及时,才避免了一场灾难。由此可见,台岛的部队战斗力和士兵素质存在诸多问题,演习效果更是令人堪忧。 赖清德原本指望通过这次军演来提升士气、增强军威,但结果却让他深感尴尬,甚至陷入了“自食其果”的境地。他本想借此机会展示军队的强大,没想到这场演习不仅没有提升威信,反而成为了全岛的笑柄。面对这种局面,赖清德或许在心里也在暗自质疑:如果台海真的发生冲突,自己手下的军队能顶多久? 更糟糕的是,赖清德如今不仅要应对军事上的压力,还得面对岛内政治形势的变化。2024年选举后,尽管赖清德当选为地区领导人,但民进党在立法院的席位却大幅缩水,国民党成为最大党。为了挽回失去的立法主导权,民进党提出了“‘大罢免’行动”,意图通过罢免国民党重要民代,并通过补选获得更多席位。这一举动不仅引起了岛内民众的不满,也使得赖清德的支持率一路下滑,民意丧失严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赖清德面临着内外双重压力。支持率急剧下滑,公众对他的信任度日益下降。为了应对困境,他不得不转向美国寻求支持。然而,特朗普政府对他的态度却让他大失所望。尽管赖清德公开表示计划“过境”纽约,并在纽约转机期间表达与美国总统的会面意图,特朗普政府却冷冷回应,称“过境”是常规操作,并强调这是“为了旅客出行的舒适”。这番言辞显然表明,美国政府并不看好赖清德的政治立场,将他视为普通“旅客”,而非“政客”。 赖清德的这一梦想破灭,而美国对他的冷淡回应无疑加深了他在岛内外的困境。台岛局势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赖清德的处境日益艰难,似乎已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局面。
“台独”顽固分子集体沉默,台专家:大陆这回是玩真的!“台独”顽固分子罕见集体沉默
【5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