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马斯克的母亲梅耶,在社交媒体上公然夸赞中国:“中国在公路、隧道、建筑、基

语蓉聊武器 2025-07-20 19:55:18

世界首富马斯克的母亲梅耶,在社交媒体上公然夸赞中国:“中国在公路、隧道、建筑、基础设施和港口方面非常先进。总是给前来参观的我留下深刻印象。”而她的儿子马斯克,随即在评论区留言“确实如此”(True)。 梅耶・马斯克在上海的公寓里铺开中文练习纸时,窗外的霓虹正映着黄浦江的波光。 76 岁的她笔尖顿了顿,把 “友善” 两个字描得格外认真 —— 这是她最近学会的词,用来形容在无锡拈花湾给她指路的姑娘再合适不过。 那天樱花正落,她穿着红裙在禅意小镇里转,手机存了 27 张照片,后来发在社交平台的 9 张,配文是 “想在这儿住到樱花再开”。 没人规定硅谷大佬的母亲该是什么样子。梅耶显然也没按剧本走。 她 15 岁踩着高跟鞋第一次走上 T 台时,大概想不到 31 岁会抱着三个孩子净身出户,白天在南非的诊所当营养师,晚上裹着貂皮大衣在夜场走秀赚房租。 更想不到 41 岁要挤在加拿大的地下室,对着不被认可的南非学位证书发呆,最后咬着牙重新考了张本地执照。 那些年她总在公交和摄影棚之间赶,大暴雪天摔在结冰的路上,爬起来拍掉雪继续走 —— 后来她在自传里写 “困难会过期”,大概就是那会儿悟出来的。 频繁出现在中国的社交场合,成了她近年的新标签。 2024 年 11 月去上海参加床垫品牌活动,她举着产品说 “比纽约的床睡得香”;更早之前在武汉为化妆品站台,红裙配银发的样子,让台下观众忘了她是马斯克的母亲。 她自己说 “几乎每个月都来”,连马斯克的小儿子都要跟着她在上海上学。 有次被问为什么待这么久,她翻开手机相册,里面有特斯拉上海工厂的机械臂、杭州西湖的游船,还有凌晨三点外卖小哥送来的馄饨 ——“你看,这里的生活像钟表一样准,却比钟表暖”。 回纽约的那次 “水土不服”,成了网友热议的话题。 她牵着狗在市中心散步,镜头扫过满地垃圾和蜷缩的流浪汉,配文是 “两年前不是这样的”。 这话被翻出来和她在上海外滩晨跑的视频对比:一边是整洁的步道和晨练的老人,一边是狼藉的街头和躲闪的目光。 有人说她刻意挑刺,可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位 76 岁的超模从不说违心话 —— 就像当年她在采访里直言 “家暴不是家丑”,60 岁重回 T 台时坦然承认 “膝盖会疼”。 特斯拉上海工厂的铁皮厂房里,藏着她偏爱中国的另一个注脚。 2019 年 1 月她来参加奠基仪式,看着推土机碾过荒地;同年 12 月再来,第一辆 Model 3 已经下线。 如今这里每 30 秒就能造出一辆车,全球一半的特斯拉都从这儿出去。 马斯克在电话里跟她喊 “中国效率是奇迹” 时,她正在车间看机械臂焊接,回了句 “我亲眼见了”。 后来她带小孙子来参观,孩子指着流水线上的机器人笑,她突然明白,为什么这个国家让她想起年轻时的自己 —— 都憋着股往前冲的劲儿。 比尔・盖茨去年在博鳌论坛说 “中国的充电桩比加油站密” 时,梅耶正在台下点头。 马耳他汉学家史小龙拍视频说 “成都的夜市比纽约安全” 时,她刚在上海的深夜食堂吃了碗阳春面。 这些人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在讲相似的感受:那些藏在公路平整度里的用心,躲在深夜路灯下的安全感,比任何宣传都有说服力。 梅耶最近的中文作业里,有个句子写得歪歪扭扭:“这里的空气有家的味道”。 她大概是想起了在纽约公寓里被垃圾味呛醒的清晨,又或是在上海小区里听着鸟鸣醒来的早上。 76 岁的人了,早过了需要讨好谁的年纪,不过是把眼睛看到的、心里感受到的,如实说出来而已。 就像她始终没染的银发,没填过的皱纹,都在说:真实的样子,从来都最有力量。 那么你们觉得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语蓉聊武器

语蓉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