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裁有没有用?看看今天的洛马就知道了,什么叫“慢性死亡”。无人在意的角落里,

大脸猫侃军事 2025-07-20 18:25:33

中国制裁有没有用?看看今天的洛马就知道了,什么叫“慢性死亡”。无人在意的角落里,洛克马丁公司即将破产的消息在网上不胫而走,尽管目前仍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却也足够一窥洛克马丁公司的窘境。

说到中国制裁,事情得从2020年说起。那年7月14日,外交部宣布因洛克希德·马丁参与美国对台军售,将对其采取制裁措施。 其实,早在2019年,美国批准向台湾出售66架F-16V战机,合同金额高达80亿美元,洛克希德·马丁作为主要承包商被中国点名批评。 2024年6月21日,制裁进一步加码,外交部冻结了公司在华资产,包括导弹系统集成实验室、先进技术实验室等实体,同时禁止泰克里特等三名高管入境。 2025年1月,商务部将公司列入出口管制名单,掐断了其稀土供应链。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洛克希德·马丁在中国的业务直接被按下了暂停键。 比如,它在上海的西科斯基飞机有限公司,持股49%,原本生产民用直升机零部件,现在生产线基本停摆。2013年与华彬集团签约的海南热能转换站项目,也早就没了下文,成了烂尾工程。 制裁的威力远不止这些。洛克希德·马丁的F-35战机高度依赖中国稀土,全球80%以上的稀土来自中国。 2025年初,出口管制一出,公司的稀土供应链直接断裂。F-35生产成本暴涨,交货周期一拖再拖,客户抱怨不断。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国内的政治风向也在变。 特朗普2025年重返白宫后,挥舞关税大棒,中美贸易摩擦升级。但在台湾问题上,美国时而强硬,时而释放缓和信号,这种“战略模糊”让洛克希德·马丁左右为难。 继续对台军售,中国的制裁会更狠;停下来,又会丢掉美国政府的订单。2025年3月,波音接手F-47六代机项目,彻底打破了洛克希德·马丁在美军战机领域的垄断地位。 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598亿美元的净销售额中,71%来自美国政府,国际订单仅占28%,而且多半还是美国政府牵线的对外军售。 没了政府订单,公司的日子就像断了粮的军队,撑不了多久。股价的反应最直白。2020年制裁消息一出,洛克希德·马丁股价跌了1.54%,市值蒸发18亿美元。 2025年,股价持续低迷,华尔街的投资者纷纷撤资,网上关于公司破产的传言更是满天飞。虽然官方还没证实,但供应商拖欠款项、员工裁员、工厂闲置,这些信号都指向一个结果——公司快撑不下去了。 F-35项目因稀土短缺几乎停滞,生产成本高到离谱,客户订单大幅减少。更关键的是,美国政府似乎有意让洛克希德·马丁当“替罪羊”,以换取中国在稀土供应上的松口。毕竟,F-35的稀土依赖是个硬伤,而波音的崛起让美国政府有了新选择。 洛克希德·马丁的衰落是个慢性的过程。2025年3月,公司宣布将在当月30日破产解散,震惊整个军工圈。沃斯堡的F-35生产线基本停工,半成品机身堆在仓库里无人问津。 波音的西雅图工厂却忙得热火朝天,F-47项目全速推进。泰克里特等高管被中国列入制裁名单后,国际业务受限,频繁的跨国会议取消,办公室里的文件堆积如山。 公司资产被拆分出售,曾经的军工巨头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泰克里特提前退休,圣约翰和马莱夫也淡出公众视野。这家百年企业,最终成了中美博弈的牺牲品。 洛克希德·马丁的陨落,到底是中国制裁的功劳,还是美国政策转向的结果?或许两者都有份。网上关于它破产的传言虽然还没官宣,但这家军工巨头的窘境已经摆在明面上。

0 阅读:120
大脸猫侃军事

大脸猫侃军事

大脸猫侃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