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成都街头,一个便衣公安去烟馆买烟,他看着烟馆老板的样子,心里立刻打了个

大气磅礴展豪情 2025-07-20 13:59:16

1950年成都街头,一个便衣公安去烟馆买烟,他看着烟馆老板的样子,心里立刻打了个问号:“这人肯定有问题!” 便衣警察高俊峰推开暑袜街102号烟馆的木门,这家烟馆开业三个月,生意不温不火,但老板王家宾的一些习惯让高俊峰起了疑心。 王家宾坐着时腰板笔直,从不靠椅背,这在懒散的烟客中显得格外突出,他的左手虎口有一道约两厘米的疤痕,在递茶倒水时总是刻意遮掩,他的双手布满厚茧,这不像一个整日与烟具打交道的生意人。 高俊峰开始留意烟馆的日常,每天下午两点到四点,店里几乎没有客人,王家宾总是独自坐在柜台后整理账本,这家生意冷清的烟馆每月却能按时交纳60元的房租,这在当时算是不小的开支。 通过半个月的观察,高俊峰发现了更多线索,王家宾的“老婆”自称出身书香门第,但她切菜时手法熟练,显然长期做粗活,她对周围环境异常敏感,每当有陌生人进店,她总是第一个发现并通知王家宾。 12月15日晚上11点,成都公安局的无线电监测设备捕捉到一个异常信号,信号来源就在暑袜街一带,发送时间持续了十五分钟,技术人员通过频率分析确认,这是向台湾方向发送的密码电报。 第二天高俊峰带着搜查令来到烟馆,在后院的杂物间里,他们掀开一块看似普通的木板,下面是一个约一平方米的暗格,暗格里放着一部美国造的收发报机、三本密码册和一支柯尔特手枪。 说服力的证据是一份盖有印章的任命书,上面写着“委任王子民为川西潜伏组负责人”,署名是保密局局长毛人凤,时间是1949年11月。 在审讯中王子民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1946年参与昆明学生运动镇压行动,当年11月跟随国民党军队撤退到台湾,1949年受命返回大陆,先在重庆待了半年,然后来到成都建立据点。 他的任务包括搜集军政情报、发现潜伏人员和伺机制造破坏活动,三个月来他已经通过电台向台湾发送了十二次情报,内容涉及成都的驻军情况和粮食储备。 与王子民一起被捕的还有两名接头人员,一个是在春熙路开钟表铺的李某,负责传递消息和提供经费,另一个是火车站附近茶馆的伙计张某,主要收集过往人员和物资运输信息。 这三人在成都潜伏期间,计划过炸毁几座重要桥梁,但因为警方监控严密一直没有行动,他们还准备在春节期间制造几起爆炸案,企图制造混乱。 案件侦破后,成都警方顺藤摸瓜又抓获了六名相关人员,这些人分布在不同行业,有的开小店,有的跑运输,有的在工厂上班,表面上都是普通市民。 通过这个案子可以看出,当时的特务活动确实存在,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他们大多选择开小店作掩护,因为这样既能维持生活,又便于观察周围情况,还能为接头提供场所。 王子民的暴露其实很偶然,如果不是他保持军人习惯的坐姿,如果不是那道疤痕引起注意,如果不是电台发报被监测到,他可能还会继续潜伏下去。这说明再小心的伪装也难免有疏漏。 当时成都刚解放一年多,社会秩序还在恢复中,各种传言和小道消息很多,普通百姓对身边的陌生人确实会格外留意,这种全民警惕的氛围,客观上增加了特务活动的难度。 这个案子的成功主要靠细致观察和耐心等待,高俊峰没有急于行动,而是用了半个月时间收集证据,确保一网打尽,这种工作方法在当时的环境下是必要的。 这个案子最终以王子民等人被判刑结束,王子民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其他涉案人员分别被判三到八年不等,他们在监狱中接受改造,其中几人后来确实有所转变。 我们可以更客观地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那个年代的特殊环境造就了这样的故事,它既有时代的印记,也有人性的复杂,无论政治立场如何,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信念而行动。 信源: 人民日报《成都破获潜伏特务组织》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

0 阅读:132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

大气磅礴展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