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年,徐霞客因怀念已故妻子,偷偷宠幸了原配的侍女,并让她怀了身孕,谁料,待

历史透视眼 2025-07-20 09:29:35

1617年,徐霞客因怀念已故妻子,偷偷宠幸了原配的侍女,并让她怀了身孕,谁料,待徐霞客云游回家时,周氏已经被妻子卖了,她生下的孩子没有被认回。谁知,就是这个孩子让徐霞客的名字名垂千古! 王氏去世后,宅子一下子冷了,仆妇裁撤,仆役遣散,只留下王氏带来的一个陪嫁婢女周氏。 这个女人平时话不多,沉静勤快,王氏在时,处处替她张罗穿戴。 如今人没了,她却没走。老太太没撵她,也不和她说话,只让她“继续当差”。 徐霞客从小身体不强,又受丧妻打击,那阵子终日低烧,饭也吃不下。 周氏照顾他衣食,夜里守灯伺候,一守就是一个多月。 两人之间,那种尴尬又暧昧的气氛,就像秋雨夜里没熄的灯火,眼看着,终究要燃起来。 一次病重,徐霞客半夜大汗淋漓,衣衫湿透,昏昏沉沉叫人。周氏拎了铜盆进来,替他擦身,擦到胸口时,他手一把抓住她的手腕。 那一刻,两人都没动。那只手没松开,那晚门也没开。 怀孕是在两个多月后。 起初只是嗜睡呕吐,周氏以为是小病,等月事迟了两旬才发觉不妙。老太太看她脸色不对,一日拦下她,直接掀了她衣摆。 那一声怒骂,从厅堂响到后院,把鸡都吓飞了。 老太太当晚就叫来江阴码头的牙人,要把周氏卖出去。没有交代徐霞客,也不许旁人传话。周氏哀求了整夜,脸都哭肿了,还是被拉走。卖价很低,牙人只说:“带病的货色,不保不退。” 徐霞客此时正在常熟访友,查阅山川志书。信断了,消息隔了月余才知道人不见。等他赶回来,空屋落锁,连个旧衣裳都不剩。 他问母亲:“人呢?”老太太答:“留她干什么?” 他不说话了,几天后把王氏留下的首饰、旧簪、书箧,全都烧了。他不是赌气,是死心。 此后十余年,他再没在江阴久住。常年云游,夜宿庙宇山间,饮水充饥,读书记志,走哪写哪。谁都说他志在四方,谁也不知道他心里那点事儿,从来没熄。 周氏被卖去了盐城,在一个打麻绳的盲人家里做妾。 日子过得艰难,三餐不继,生产时几乎难产。生下个男婴,取名“徐鼎”。徐,是她给的。她说过:“你有爹,只是他不在。” 徐鼎五岁时,周氏病亡。那年天寒,家里没钱买药,母子相依为命过了三天,才被邻居发现。那盲人不认这个孩子,把他赶出门,孩子就住在桥底,捡人扔的馒头渣子吃。 八岁那年,他跟着一家私塾门口偷听识了字。私塾夫子见他聪明,让他在屋后打扫,就这样,一边扫地一边偷学了三年。 徐鼎最爱看的是《山海经》《穆天子传》,画得一手好地图。 他常说:“我有个亲爹,是走遍天下的人。” 可没人信,孩子长得瘦小,身上常是泥。只知道他姓徐,却没人知道他是哪门哪派的徐。 十七岁那年,他带着一本破旧书册,从盐城一路走到江阴徐家大门口。 他一口气喊了四遍:“这是我爹留下的书!”,没人理他。 他把书一摔,转身就走,那本书是《滇游日记》初稿,封面几乎脱落,内页被他补了整整六十页。 几年后,江阴文会发起整理徐霞客遗稿,号召旧部子弟、地方读书人共同参与,没人想到那本摔门口的旧书,会成为起点。 里头注解、地名校对,比家族留下的残卷都清楚。 线装书边缘密密麻麻,是青少年手写的批注。 他们找到了徐鼎。此时他正在丹阳教书,靠抄书誊写度日。 文会请他来协助,他一口答应。他白天抄卷,夜里校对,一连四年,游记逐渐成型。他对每一处路线都了如指掌,有些连文士都查不出的地名,他能一字不差写出注脚。 他从没说过自己是谁,也从没要过酬劳。整理完毕那天,他提笔在空白页写下一行字:“山河千里,笔落生花”,没署名。 直到雍正年间修《江阴县志》,有位老士人提起:“这书能出,全靠徐鼎。” 才有人开始传,说那孩子,是徐霞客血脉。没有证据,也无人反对。连当年的门房都认了出来:“那个孩子眼神太像了。那年门口喊他爹,谁都没信。” 徐霞客死时,墓无碑,书未刊,族中只称他“游子无后”。 可偏偏,就有那么一个孩子,从废纸堆里捡出父亲的名字,替他抄完一整部山河。 周氏死得冤,孩子没认,血脉没人承认。可一本书,一百多万字,从头到尾,是那孩子一笔一笔抄完的。 没钱刻书,就自己刻;没人认,就自己背着稿子走村串镇,找人捐纸凑银。他一生没当过大官,没进过仕途,连家谱都不让写他名。 可徐霞客三个字,能被后人记住,是因为那孩子没放弃过他。 没人知道周氏死前有没有怨。没人知道徐霞客那年到底有没有悔。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徐霞客游记》出世时,那个默默抄书的少年,曾在灯下一遍遍读着父亲的文字,像在对着夜色说话。 参考资料: 《江阴县志》(清·乾隆年间修)

0 阅读:2500

评论列表

韦陀

韦陀

5
2025-07-20 14:37

血浓于水

法海人生

法海人生

3
2025-07-20 18:42

徐是渣男,明知道小妾怀孕被卖,以那时候严苛的户籍管理,真想找也可以找得到

fresh999 回复 07-20 19:04
这家人不是东西,没有人性。

发发发发

发发发发

2
2025-07-20 18:56

那个老太太是怎么想的?

用户10xxx16 回复 07-20 20:03
这巫婆太坏了![静静吃瓜]

历史透视眼

历史透视眼

洞察古今,剖析历史深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