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解放台湾省的建议,王朔的思路太妙了,他曾说收复台湾不需要打仗,先宣布台湾海峡是战区,然后宣布在台湾上空禁飞,全部封锁,“台独”谁敢飞就打下来,在让他的香焦全烂地里,你看他急不急。
王朔的核心逻辑很简单:台湾岛孤悬海外,命脉全在海上。只要把台湾海峡变成“军事禁区”,外国船舰想进出得先过解放军这一关,不听话的直接炮火伺候,等于把台湾的“血管”给掐死了。再加上宣布台湾上空禁飞,任何未经许可的飞行器一律击落,彻底断了空中通道,社会自然就乱了。 为啥这招能见效?因为台湾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体,每年进出口总额占GDP的150%以上,尤其是农产品对大陆市场依赖到离谱。
就说香蕉这玩意儿,2020年两岸关系紧张时,台湾香蕉价格暴跌到每公斤2元新台币,农民只能把香蕉拉去当化肥,蔡英文办公室的电话都被打爆了。这还只是冰山一角,2024年大陆取消34项台湾农产品的零关税优惠后,台东的释迦价格直接腰斩,农民急得在地里直跺脚。
能源这块儿也是同样的道理,台湾97%的能源靠进口,战略储备只有90天的煤炭和石油,液化天然气更是只能撑14天。
解放军要是封锁台湾海峡,第一波冲击就是电厂和加油站。就像2023年台湾“中油”公司从沙特进口的原油船被解放军驱离后,台电紧急启动备用方案,结果全岛轮流停电,台积电的生产线差点停工,股价当天暴跌7%,不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吗?
半导体产业虽然是台湾的“摇钱树”,但同样怕封锁。台积电52%的芯片出口到大陆,2024年光是给苹果代工的A18芯片就有70%通过高雄港运往深圳富士康。要是海运中断,这些芯片只能堆在仓库里贬值,而大陆市场的空缺会被韩国三星迅速填补。
更要命的是,半导体生产离不开特殊气体和光刻胶,这些原材料有80%通过台湾海峡运输。2024年大陆断供某特种气体后,台积电台南厂的3纳米生产线直接停工三天,损失超过10亿美元。
历史上类似的案例多了去了,1948年苏联封锁西柏林,结果美英搞了个“柏林空运”,每天起降1300架次运输机,愣是把西柏林从饥荒边缘拉了回来。但台湾可比西柏林惨多了——西柏林有三个机场,台湾只有桃园和高雄两个国际机场,而且这俩机场在解放军导弹射程之内,真要打起仗来,连起降的机会都没有。
更关键的是,台湾社会根本经不起这种经济震荡。2024年台湾农业GDP占比已经跌到1.4%,但南部屏东、高雄这些农业县,农民占就业人口的30%以上。一旦农产品滞销,这些县立马就会变成“抗议重灾区”。
2025年5月,台湾农民为反对美国强迫扩大进口农产品,上千人跑到“立法院”前静坐,举着“民进党卖台”的标语大骂当局,场面一度失控。这种社会动荡要是持续下去,不用解放军动手,台湾内部自己就先乱成一锅粥了。
当然,有人会说美国可能会派兵干预。但看看历史就知道,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海,那是因为新中国刚成立,海军还在摇篮里。现在解放军光航母就有三艘,驱逐舰数量比整个日本海上自卫队还多,美军真要硬闯台海,得先问问东风导弹答不答应。
说到底,台湾就像被拴在大陆腰带上的风筝,线攥在解放军手里。只要封锁台湾海峡,切断海上运输,不出三个月,台湾的香蕉会烂在地里,芯片会堆在仓库,加油站会排起百公里长队。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战术,比真刀真枪的战争更致命。
王朔这招儿,高就高在不费一兵一卒,却能让“台独”分子看着自己的钱袋子一天天瘪下去,最后只能乖乖认输。毕竟在绝对的地理和经济规律面前,任何“台独”幻想都不过是螳臂当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