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生理需要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发现阵地上空无一人,这时美军展开冲锋,在这个寒冷的朝鲜战场,19岁的潘天炎创造了一段战争传奇。 28日下午,美军发动攻势,两排坦克在空中交相辉映,朝着我军阵地铺天盖地的袭来,空气中飘荡着浓重的硝烟味,所有人一刻不停息的紧盯着敌人的动静。 六昼夜的战斗消耗掉了所有人的精力,在阵地上守卫的我军战士们受命朝着主阵地转移,这次转移为了不惊动敌人,所有人的动作都很轻,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小战士潘天炎被落下了。 他不是在睡觉,而是偷偷跑到了一个被草丛遮挡的石缝中窜稀,在这艰难的作战环境当中,他得了痢疾,腹泻感袭来的时候刚好战斗停下了。 这感觉来的太急,他只能先去解决个人问题,谁成想,他重新回到战壕的时候,竟然惊讶的发现,全连都消失不见了。 刚成年不久的他遇到这样的情况差点没哭出声来,但他突然想到了连长对他们说的话:“人在,阵地在!” 顷刻间他的心中升起了一股强烈的信念感,这感觉支撑着他来到了侦查位刺探敌情,这一看竟让他发现了不得了的事情,敌军以为我军失去了反抗之力,正打算悄悄靠近围歼我军。 他心中一紧,随即跑到阵地上,将手榴弹猛地扔出去,最先上来的敌人被掀翻在地,后面的敌人果然动作开始迟疑起来。 他见这一招有效,于是便开始“自导自演”,猛地朝着阵地上大喊:“同志们,准备战斗!” 喊完之后,他又猛地跑到了敌后方,用两颗手榴弹偷袭,成功之后扑,又以最快的速度来到战壕,开始将所有的手榴弹集中在手中朝着扑来的敌人猛攻。 这时候他爆发出了无穷无尽的力气,好像不知道累一般,不知道扔了多久,敌人终于被逼退,想必这时候的敌人也很懵,不知道他们的推测哪里出了问题。 这边的潘天炎依旧没有凝神聚气,,仅凭他一人之力很难阻挡敌人,弹药紧缺的情况下更不可能。 眼看着敌人暂退,他想到了一个危险但又十分奏效的办法,那便是偷偷跑到阵地前沿打扫战场,将敌人的武器带回来。 阵地前沿十分宽阔,他这一去,在没有遮挡的情况下很容易被敌人盯上,但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见他身形敏捷的匍匐前进,时不时观察周围的情况,在敌人的子弹袭来时,他用敌人尸体做遮挡,就这样成功补充了武器。 敌人很快发动了又一轮的进攻,而他在战壕中来回奔跑,不断变换机位进攻,敌人一时间也分辨不出我们的阵地上到底有多少兵力,他们之前的计划完全被打乱了。 但显然敌人并不打算放弃这样的进攻机会,于是不死心的先后来了9次冲锋,一次比一次凶猛。 潘天炎用尽全身力气,像个小猎豹一般在战壕中来回进攻防御,手榴弹,子弹,石头甚至是树枝都是他的武器,就这样,敌人的每一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 在第九次进攻结束之后,他也没剩多少力气了,本来他的身体就因腹泻有些虚弱,但他还是摸了摸腰间的那颗手榴弹,这是他最后的武器了,必要时刻,他会和敌人同归于尽。 正当他坐在战壕中休息时,敌人的轰炸声再次响起,他定了定神,开始了最后的反抗,他原本以为这一次自己真的要永远留在阵地上了,但他不后悔,因为他杀了不少敌人,就算牺牲也值了。 就在他用尽全力抵御敌人新一轮进攻的时候,在他的不远处突然响起了号角声,那是他的连队,他眼睛猛地睁大,含着眼泪咬紧牙关拼命投掷着手榴弹和石头。 而听到声音返回的战友们也及时赶到,坚定的与他站在了一起,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敌人的计划彻底被他们粉碎,而此次战斗的大功臣正是潘天炎。 他仅凭一人之力造成敌人百余人的伤亡,而他的名字也因为此次战斗出现在了毛主席的办公桌上,回国之后,他甚至被毛主席亲自接见,这对他来说是比奖章更光荣的奖励! 信息来源:潘天炎:只身战群敌,电波里的孤胆英雄
1951年1月28日,志愿军战士潘天炎因为生理需要去附近的草丛解决,回来后却意外
古往寻踪者
2025-07-19 17:08:41
0
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