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澳大利亚是否愿出兵?”7月13日,澳大利亚国防工业部长帕特·康罗伊在澳广播公司(ABC)节目中面对这个尖锐问题时,斩钉截铁的回应:“我们不会讨论假设性问题。是否出兵,只能由当时的民选政府决定。”这一表态直接回应了美国国防部近期的施压。 美方近期动作很频繁,几乎是毫不掩饰地向澳大利亚施压,要澳领导人提前表“战时立场”,其算盘打得叮当响,按照五角大楼的逻辑,提前锁定盟友立场既能降低战争成本,又能形成“群殴”声势。 为此,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甚至要求澳大利亚将军费提升至GDP的3.5%,比澳政府当前计划高出近50%,这种做派说白了就是把盟友当炮灰。 但这次澳大利亚显然没打算配合演出,7月13日澳国防工业部长康罗伊在ABC节目中面对“是否出兵台海”的灵魂拷问时,直接祭出主权牌:“我们不讨论假设性问题,一切由当时的民选政府决定。” 这番回应看似圆滑,实则暗藏玄机——既给美国留了面子,又为自己留了退路,更有意思的是康罗伊表态当天,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正在中国进行为期6天的访问,这种外交时间差本身就耐人寻味。 而且,澳大利亚的不接招并非偶然,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澳大利亚去年对华出口额占其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仅铁矿石一项就赚走中国超千亿美元,这种深度绑定的经济关系,让澳政府不得不掂量介入台海的代价,正如澳国库部长查默斯所言,与中国的经济联系相当复杂,但至关重要。 何况,澳大利亚的拒绝并非孤例,日本防卫省同样表示“难以回答假设性问题”,韩国则从头到尾保持沉默,这种集体沉默,让美国精心编织的印太同盟网出现了明显裂痕,美国这种盟友工具化的做法,正在透支其国际信誉。 这件事背后折射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大国博弈中,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澳大利亚这次的不按剧本走,表面上是对美国说 “不”,实际上是在维护自身的战略自主性。 毕竟,在台海问题上选边站队,不仅要面对中国的反制,还要承受国内经济和民意的压力,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买卖,精明的澳大利亚人自然不会干。 总的来说,澳大利亚这次的拒绝,既是对美国霸权逻辑的一次打脸,也是国际政治现实的一次生动演绎,在台海问题上,没有哪个国家会傻到为了别人的利益而赔上自己的身家性命,美国如果继续沉迷于盟友绑架的游戏,最终只会发现,自己精心搭建的“同盟大厦”,早已在利益的蛀虫侵蚀下摇摇欲坠。
美要求澳大利亚表态,战时是否愿出兵台海,澳当局的回应斩钉截铁。“若台海爆发冲突,
世界聚焦点
2025-07-18 16:10: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