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年底,周总理的生命在即将走到尽头之际,多次对邓颖超提起一个名字,那份牵挂,那份思念,寻觅多年却仍杳无音讯。在1981年,那个名字的主人受邀回国,参加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邓颖超在看到他的那一刻,紧紧握住他的手说:“你终于回来了!恩来找你找得好苦啊!” 李默庵出生在湖南长沙一个穷苦人家,时候农村日子苦哈哈的,他从小就得帮家里干活,但脑子灵光,考上了长沙师范学校。 1923年,他听说广州有黄埔军校招生,就打包行李南下投考,先进了大本营陆军讲武学校,后来并入黄埔,成为一期学员。那时候军校条件差,学员们吃住都简单,但纪律严得要命。 他跟同乡陈赓关系好,两人聊得来,陈赓受周恩来指示,劝他加入共产党,李默庵一听周恩来就是党员,就同意了。周恩来是政治部主任,看重李默庵的文武才能。 但军校里派系斗得凶,左派的青年军人联合会跟右派的孙文主义学会天天闹,李默庵想调解,结果被党小组长许继慎批评立场不稳。他觉得委屈,渐渐不积极了。 1926年东征时,两派又冲突,蒋介石取消组织,建黄埔同学会。他感情上还受挫,跟女友分手,就把气撒到党小组上,干脆退党,转投国民党。周恩来知道后,很遗憾,说他是第一个加入又第一个退出的黄埔生。 西安事变后,李默庵围攻西安,周恩来去找他,两人聊国共合作,他表示支持抗日。抗日战争时,他向周恩来请教游击战策略,用到实战中。 1948年,他调到长沙绥署,当副主任,跟程潜商量起义,说服陈明仁,一起推动湖南和平解放。但起义前,他因为跟陈明仁有矛盾,先离开了,去香港。 周恩来总理1975年底身体不行了,那时候他多次跟邓颖超提起李默庵的名字,说起黄埔旧事,总问他的下落。邓颖超记在心里,继续托人打听,但李默庵去了美国,中美关系紧张,消息断断续续,一直没准信。周恩来到最后,还挂念这个学生,那份师生情谊,跨过党派界限,显得特别真挚。 六年后,1981年10月,北京开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大会,李默庵从美国应邀回来。邓颖超见到他,就握手说周恩来找他找得好苦。李默庵听后感动,说自己不配让总理这么记挂。邓颖超回忆周恩来病中反复提及,寻访多年无果,李默庵则讲起海外日子,对祖国的思念,以及周恩来去世时,他去美国大使馆吊唁的事。 两人聊黄埔往事,交换对国家统一的看法。大会上,李默庵发言,表达回国激动,邓颖超鼓励他多出力。这件事不光是个人重逢,还体现了国家对海外黄埔人的包容,推动两岸交流。 李默庵回国后,没闲着,积极投身社会活动,推动两岸统一。1990年,他从美国搬回北京,安定下来,经常走访老战友,像聂荣臻那样的,聊黄埔同学近况。1995年,他当上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组织大家聚会,呼吁携手为祖国统一出力。他在会上发言,强调合作重要,会员们响应热烈。他还出席各种会议,分享经历,鼓励年轻人学历史。 晚年,他继续为国家统一事业努力,直至2001年10月27日,在北京因病去世,97岁高龄,安葬在八宝山公墓。
1975年年底,周总理的生命在即将走到尽头之际,多次对邓颖超提起一个名字,那份牵
历史脑洞
2025-07-18 14:00:15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