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中方装备运抵巴西,卢拉对美态度迅速变强硬:白宫傻眼了! 就在7月13日,24套由中方自主设计建造的2000米级超深水吸力锚从广东珠海启运,直奔巴西东南海域的桑托斯盐下盆地。这批被业内称为深海油气开发“定海神针”的大家伙,将扎根于巴西梅罗油田开采石油。 这24套吸力锚可不简单,它们设计的水深超过2000米,是我国对外交付的应用水深最大的深海油气装备之一。结构总重约2674吨,单体最大高达21米、直径达8米,而壁厚仅为25毫米。如此庞大却又如此“纤薄”的设计,面临着超大直径尺寸精度控制、超薄壁厚变形控制等诸多技术难题。 但中国项目团队通过技术攻关,在国内首创超深水吸力锚卧式接长、立式总装调试建造工艺,创新采用“旋转筒体再吊装”总装方案,大规模应用三维扫描测量、有限元模拟测试等先进技术,实现质量合格率超过99.9%,精度偏差每米不超过1毫米,整体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这些吸力锚能牢牢吸附在海泥中,实现海洋设施高效固定。它们的到来,将极大提升巴西在深海油气开发领域的能力,为巴西的能源开发注入强大动力。 巴西之所以有底气,不仅仅是因为得到了中国的先进装备,更在于其与中国在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近年来,中巴合作不断深化,在能源、基础设施、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能源领域,除了此次的梅罗油田项目,中广核在巴西拥有12个清洁能源项目,总装机容量171.5万千瓦,跻身巴西十大清洁能源供应商之列。这些项目涵盖风电、光伏、光热、储能等多种清洁能源形态,通过储能系统与常规发电的协同调节,以及多能互补融合发展模式,显著提升了巴西当地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为巴西能源转型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基础设施领域,巴西意识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潜力。中资控股的秘鲁巨型港口钱凯港即将投入试运营,新的公路和铁路系统将使巴西货物运抵中国港口的时间缩短10至12天,并有望使巴西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一个百分点,约为220亿美元。巴西希望借助中国的投资和技术,实现“南美洲一体化”路线所需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就在中方装备运抵巴西的同时,巴西总统卢拉对美态度迅速变强硬。当地时间7月17日,卢拉在戈亚斯州一场集会上发表演讲,再次强硬回应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巴西的关税威胁,“没有哪个‘外国佬’能对巴西总统发号施令”。此前,特朗普宣布对巴西单方面加征50%关税,同时要求巴西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司法调查。 卢拉的强硬态度并非偶然。一方面,巴西与中国的合作让其在经济上有了更多底气。中国是巴西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目的地、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国。巴西农业部长曾呼吁该国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对抗美国和欧盟的保护主义措施。 另一方面,卢拉秉持灵活、务实、平衡的大国外交策略,不会将“宝”押在美国的霸权外交上。他多次表态,既不会在中美博弈中“选边”,也不会在俄乌危机中“站队”,更希望以一个“和平大国”的身份出现在国际舞台。 面对美国的压力,巴西也采取了实际行动。卢拉表示,巴西将动用一切法律手段,包括向WTO提起争端解决和依据《商业互惠法》采取对等措施,同时将联合产业界、民间组织与工会,共同保卫国家利益和经济主权。 白宫傻眼,是因为巴西的一系列动作打破了美国在南美的传统影响力。长期以来,美国将拉美视为自己的“后院”,推行“门罗主义”,试图控制该地区。但近年来,拉美国家的联合自主意识日趋增强,巴西更是走在了前列。 此次中方装备运抵巴西,是中巴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巴西在能源领域摆脱对美国依赖的重要一步。同时,卢拉的强硬态度和巴西与中国的深度合作,让美国在南美的战略布局受到挑战。美国曾警告巴西不要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但巴西并未理会,反而积极与中国合作。 巴西在稀土资源开发等领域也与中国有着密切合作,尽管美国试图与巴西合作开发稀土,但日本媒体指出,巴西缺乏核心技术,仍需依赖中国。
大批中方装备运抵巴西,卢拉对美态度迅速变强硬:白宫傻眼了! 就在7月13日,24
云端醉卧醉
2025-07-18 13:24:1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