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

底层史观吖 2025-07-18 11:03:16

1933年,主席躲进农妇家。没想到,敌人搜查时,农妇却说:“你们要找的人,在我家!”然而,就是这一句话,26年后,她收到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

那个夏天山里闷得喘不过气,国民党兵挨家砸门的声音越来越近。

黄菊喜把最后一把干草盖在墙角柴堆上,转头望了眼藏在里屋的毛泽东。院门被枪托捶得直晃,她突然扯开嗓子朝外喊:“别搜了!人在我这儿!”

拿枪的愣在门口,带队的军官一把推开她往屋里闯。

谁也没看见柴堆后轻微的晃动被黄菊喜挡住,更没注意她的小儿子一声不吭跟着往外走。

等穿灰布军装的人捆着少年骂咧咧离开,村里人才从门缝里瞧见黄菊喜瘫在门槛上,手指深深抠进泥地里。

这事得往回说三个月,蒋介石调了百万兵围剿苏区,悬赏十万大洋要毛泽东的人头。

鄂南游击队的交通员连夜送信来:“黄妈妈,老毛同志要来养病。”六十岁的农妇连夜把装米的瓦缸清空,用稻草铺了个能蜷身的地洞。

那天毛泽东拄着树枝进院,磨破的草鞋渗着血,开口头句话是:“又要给您添麻烦了。”

黄菊喜五个孩子都在红军,大儿子吴朝义牺牲的消息传到村里时,她正在补渔网。

粗针扎进指头冒血珠子,她就着血在衣服上画五角星。

后来二儿子牺牲信搁在灶台上,三儿子被拖到河边处决那年还不满十八岁。

两个闺女一个死在战场,小的叫满桂,替赤卫队送盐被民团抓住,尸体挂在镇口樟树上。

村支书蹲在田埂上劝:“您留个后吧。”老太太拎着锄头往山外指:“白狗子不走,要子孙做什么?当亡国奴吗?”

所以那声“人在我这儿”喊出来前,黄菊喜早盘算好了。

小儿子的眉眼身量和毛泽东有七分像,这孩子被捆时还朝娘点了点头。

三天后县城的电线杆贴着布告,十六岁少年的名字被红笔打了叉,落款写着“匪首毛泽东伏诛”。

而真正的毛泽东带着黄菊喜塞给他的腌菜团子,已经翻过幕阜山继续革命去了。

日子一年年熬到天翻地覆,1949年开国大典前夜,北京饭店的服务员看见个特别的老太太。

她用手绢包着发黑的菜团子放在餐盘里,逢人便问:“给毛主席的,他胃病好些没有?”接待干部接过风干的野菜饼,听她说起二十六年前的事才惊觉,眼前就是救过主席性命的英雄母亲。

1959年国庆观礼台人山人海,毛泽东握着黄菊喜的手往城楼栏杆边走。

底下群众举着红花翻成红浪,主席凑近老人耳边说:“当年那个野菜团子,是我吃过最救命的口粮。”

满头白发的农妇望着长安街涌动的红旗突然掉泪,她看见红旗底下站着的年轻人,个个都像她的伢崽。

当年像黄菊喜这样豁出命的何止一人?铜鼓县的朱叶妹浇菜时看见清剿队,对着山坳里的红军哨所大喊“白狗子来喽”。

枪口顶上胸口时,她扯开衣襟喊:“往这儿打!省得听你们放屁!”

江西兴国的池育华守着空屋等了七十二年,每年冬至给牺牲的丈夫做双新布鞋,直到104岁离世。

她们认不全标语上的字,却懂什么叫“这片土地该有晴天”。

黄菊喜九十岁在通山老屋去世时,木匣子压着五张烈士证,最底下是张黑白合影,城楼上笑着落泪的老太太,身旁站着改变中国的巨人。

那年藏她家的病人送过一副对联:“枯草逢春沾雨露,朽木逢春接红阳”,横批是百姓心里烧了千百年的四个字:人民万岁。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