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畹六十岁从太仆寺卿任上退休,想找一个美人陪伴,总遇不到心头好,常常闷闷不乐。 暮春的某天,他去郊外散心,走到城郊时,听见一户人家的篱笆墙后传来嬉笑声,一个姑娘探着半身偷瞄,没施粉黛却明艳动人。 吴公心动不已,借口口渴,让小童去讨茶,顺便打听姑娘姓名。 姑娘咯咯笑说:"我家穷得没闲灶煮茶呢。" 小童问她姓名,她竟回头朝屋里喊:"娘!咱家到底有没有姓啊?人家问我,我压根不知道!" 吴公听得直乐,小童也憋不住笑。 这时走出一位衣着整洁的老妇人,是姑娘的母亲。 吴公作揖攀谈,才知她家姓王,丈夫是农夫,家境贫寒,这是十七岁的小女儿,因性子憨直被叫做 "痴狐"。 吴公跟王妈妈聊了许久,喝了碗粗茶后说:"我是郡里的吴太仆,跟你丈夫算同乡。改天让他来见我,我帮衬帮衬。" 次日王家爹爹果然上门,吴公热情款待,拿出十两银子相赠,还说 "缺钱就来,别见外"。 此后他隔三差五周济王家,百来天竟送了五六十两银子,王家渐渐过上好日子,对吴公感激涕零。 等吴公遣媒说亲时,王家人既贪慕钱财,又感念恩德,当即应下婚事。乡里有人为姑娘不值,她却满不在乎。 成婚那天,吴公送了五百金给王家父母做寿礼,把姑娘迎进府。 临别时王妈妈流着泪送别,姑娘却傻呵呵地说:"娘怎不跟我嫁过去,以后吃喝不愁多好!" 气得母亲不知说什么好。 进府后姑娘拜见夫人,夫人见她言行憨傻,懒得跟她讲究礼数。 夜里吴公进房,姑娘一点不害羞,径直上前捋着他的胡子笑:"这胡子比我爹的还白,倒像你是哥哥他是弟弟!" 等脱 衣服时,她却死死护住内 衣大哭:"长这么大从没脱过,难道嫁过来就得光着身子过?" 吴公好说歹说,她死活不肯,竟抱着衣服睡了。 等她睡熟,吴公才成 事,惊醒后哭了几句,被吴公哄了几句,才渐渐适应。 次日她梳妆见客,众人都惊叹她的美貌,她却拉着侍女们小声嘀咕昨夜的事,逗得大家直笑。 过了几天,她竟把闺房秘事挂在嘴边,吴公知道她憨直,索性由着她去。 这姑娘侍奉吴公格外用心:他胡须乱了,她就用温茶水梳理;他嫌褥子硬,她就先躺上去焐热新棉絮;他喝酒时,她先尝温凉;他吃肉时,她先剔去骨刺;他要坐,她先抚暖坐席;他走路,她搀扶着胳膊;他高兴时,她比谁都欢喜;他动怒时,她笑脸相迎。 吴公对她爱若性命。 有次她的长指甲误伤吴公,当晚就挑灯剪去所有指甲,任他怎么劝都不停。 吴公长叹:"你并非没心肝,谁说你痴?" 她虽受宠爱,却很克制:"您要顾着身体。" 反而让吴公更加敬重,反而因此保养得宜。 吴公七十大寿时,众人都来庆贺,唯有她吃素整月:"愿您再活十二年,不敢奢望更多。" 后来,吴公病重,她衣不解带侍奉汤药。见他病情恶化,她突然说:"我愿先您而去,到地下为您驱赶 邪 祟。" 说完倒地不起,七窍流血。 原来她早已偷偷喝了毒 药。 吴公先是叹息,继而大笑:"你不负我,我有何悲?" 当即命儿子将二人合葬,随后自己也溘然长逝。 本篇故事源于《萤窗异草》,这是狐仙吗?倒也是至情至性之人,男 人们都想要这样的红颜吗?
吴畹六十岁从太仆寺卿任上退休,想找一个美人陪伴,总遇不到心头好,常常闷闷不乐。
哈皮的可可
2025-07-18 08:08:01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