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不是用来控制的,是用来翻译的
发现一个反常识的真相:越想“控制情绪”的人,越容易被情绪绑架。
上周和朋友吵架,愤怒冲头时我强迫自己深呼吸,结果憋到耳鸣,转头就把玻璃杯砸了。后来才明白,情绪像快递员——它砰砰砸门不是来捣乱的,是来送包裹的。你把它拒之门外,它只会撬锁;你接过来拆,才知道里面是“你被忽视了”“这事儿超出底线了”的真实需求。
那些标榜“从不发火”的人,要么是把情绪腌成了内伤,要么是用冷漠当保鲜膜。真正的高手都在练“情绪翻译术”:把“我气死了”翻译成“我的边界被碰了”,把“我好焦虑”翻译成“我需要确定感”,把“委屈”翻译成“我的付出没被看见”。
别信“情绪稳定才是成年人的体面”。体面是能对快递员说“谢谢送达”,然后该退货退货,该签收签收。毕竟,连自己的情绪都不敢认领的人,谈什么掌控人生呢?
下次emo时试试:暂停3秒,问自己“它在告诉我什么”。答案出来的瞬间,你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