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不必担心制造业会大规模转移到东南亚? 印尼华人的自述,就像是一把解剖刀,挑开了东南亚制造业的先天软肋。当爪哇岛的宗教长老和苏门答腊的部族酋长们,还在为话语权、利益而争的不可开交时,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集群,已经完成最新的技术迭代。分裂的岛国市场,难以承载产业链的洪流。 就像作者说的,印尼是由一万多座岛屿组成的岛国,市场太分散、太细碎了,雅加达到泗水集装箱海运成本比上海到洛杉矶高23%,物流成本很高。700种方言肢解劳动力市场,外资工厂在爪哇,需同时应对伊斯兰教法、部落习惯法及印尼国家民法典。更重要的还是基建差距,印尼电气化率仅89.7%,越南工业区地价三年暴涨200%,菲律宾港口装卸效率仅为宁波港1/4。 产业链转移,一般是为了从成本高、效率低的地方,转移到成本低、效率高的地方。很明显,东南亚国家的“散装化”,是没办法跟具有规模化优势的中国统一大市场比成本、比效率的。 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将长江经济带、珠三角经济带等地,铸成“工业超导体”,这里的水电煤价差,可以精准控制在0.3%以内,海关通关时效压缩至15分钟,这就是中国全产业链的恐怖之处。 现在,中企在东南亚建厂,实际上供应链毛细血管的有限延伸。当德国化工巨头BASF湛江基地100亿欧元项目投产,当特斯拉储能工厂落地上海临港,跨国企业巨头们在用脚投票证明,制造业集群的终极护城河,是黑夜中也能精准对接的集装箱码头,是除夕夜十分钟到岗的工程师,是文明基因里对规模效应的极致信仰。
为什么说中国不必担心制造业会大规模转移到东南亚? 印尼华人的自述,就像是一把解剖
王者风范耀峡谷
2025-07-17 16:56:01
0
阅读: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