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可养不起30万骑兵,一匹战马一天要吃5公斤的草料和3公斤的豆子,战时大量消耗马力还得需要喂点盐和鸡蛋。 30万骑兵保底得需要60万匹战马,一人双马,一匹平日骑乘代步,一匹上战场。而60万匹战马,一天就得吃300万公斤草料和180万公斤黑豆。 就拿汉朝来说,汉武帝憋着劲要跟匈奴死磕,砸锅卖铁养马。可就算是文景之治攒下的家底,到最后也被折腾得够呛。老百姓交的税一半都得拿去喂马,粮仓里的存粮哗哗往外流,才勉强凑出十来万骑兵。这还是举全国之力,要是放到其他小王朝,怕是连零头都凑不齐。 再看唐朝贞观年间,那时候国力够强了吧?李世民手里也就几万精锐骑兵。为了养这些宝贝马,朝廷专门在西北划了大片草场,还从西域引进良种。即便如此,每次大规模用兵,草料得提前几个月筹备,豆子得从千里之外运过来,运输路上又得损耗一大半。要是赶上灾年,地里收不上粮食,别说战马吃豆子了,连人都得勒紧裤腰带。 匈奴、蒙古这些游牧部落,虽说马匹数量多,但能上战场的战马也是挑了又挑。而且他们的补给方式跟中原王朝不一样,走到哪抢到哪,根本没法维持几十万人规模的骑兵长期作战。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的时候,号称几十万大军,实际上真正的核心骑兵也就几万,剩下的都是后勤和步兵。 明朝更典型,朱元璋开国的时候,手里骑兵少得可怜,只能靠步兵扛大梁。朱棣迁都北京后,拼了命发展骑兵,在北方建了不少马场。可到了明朝中后期,马场都被权贵侵占,战马数量直线下降。萨尔浒之战时,明军号称47万大军,实际能打的骑兵没多少,结果被努尔哈赤的八旗骑兵打得丢盔卸甲。 这30万骑兵的开销,往小了说是压垮王朝财政的最后一根稻草,往大了说就是影响历史走向的关键因素。古代那些动不动号称几十万骑兵的传说,要么是文学夸张,要么就是统计口径有水分。毕竟在那个靠天吃饭的年代,能养得起几万精锐骑兵,都得算超级大国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古代可养不起30万骑兵,一匹战马一天要吃5公斤的草料和3公斤的豆子,战时大量消耗
零零说史
2025-07-17 16:54:56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