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想坐高铁遥遥无期我来补充一下,除了制度因素之外,美国无法建设高铁的一个致命

墨者善受本人 2025-07-17 09:43:56

美国人想坐高铁遥遥无期我来补充一下,除了制度因素之外,美国无法建设高铁的一个致命短板是,这个国家在技术,产业链等方面同样有着致命缺陷。热点观点

美国高铁的技术依赖与产业现状呈现出显著的 “先天不足” 与 “后天失调” 特征。从技术研发到产业链构建,美国高铁始终未能摆脱对欧洲企业的深度依赖,而产业生态的薄弱又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被动局面。

在核心技术层面,美国高铁存在 “全链条进口依赖”。作为美国唯一的准高铁线路,“阿西乐快线”(Acela Express)的核心技术源自法国阿尔斯通的 TGV 平台。尽管 2025 年投入运营的新一代列车 “阿维利亚自由号”(Avelia Liberty)宣称国产化率提升至 60%,但牵引系统、制动装置等关键部件仍需从法国进口。私营项目同样如此,“光明西线”(Brightline West)选定西门子 AP220 列车(基于欧洲 Velaro 平台),虽然计划在美国本土建厂,但核心控制系统和永磁牵引电机仍由德国总部提供。美国通用电气曾尝试自主研发高铁技术,但 2016 年与阿尔斯通的合并失败后,其高铁业务基本停滞。

高铁运行依赖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和列车自动防护系统(PTC),美国长期依赖欧洲技术。例如,马萨诸塞湾交通局(MBTA)耗资 9 亿美元安装的 PTC/ATC 系统,核心算法和通信协议由西门子提供,本土企业仅承担硬件组装。相比之下,中国已建立覆盖全流程的信号技术体系,并主导制定了国际铁路联盟(UIC)13 项高铁系统标准。

产业链方面,美国高铁呈现 “断裂式生存” 状态。在制造环节,阿尔斯通在纽约州霍内尔的工厂虽承担 “阿维利亚自由号” 的组装任务,但碳纤维车体、齿轮箱等核心部件仍需从法国运输,本土化率不足 40%。西门子在加州萨克拉门托的工厂生产通勤列车,但时速 300 公里以上的高铁列车部件仍需进口。这种 “组装经济” 导致美国高铁车辆制造成本比欧洲高 27%。

美国高铁所需的特种钢材(如 60 公斤 / 米重轨)、绝缘材料等关键材料,70% 依赖进口。2022 年俄乌冲突导致欧洲钢铁涨价,直接推高了加州高铁的轨道铺设成本。本土企业如美国钢铁公司虽尝试研发,但产品性能仍无法满足高铁标准。

美国高铁的技术依赖本质上是产业生态系统性衰退的缩影。基本上是无解的,不管当选的事拜登,还是特朗普,或者是其他什么样的总统,在美国当下的烂摊子的情况下,想要建造,基本不可能。

0 阅读:9
墨者善受本人

墨者善受本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