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中期,中戏分房子,王志文本应该分到,结果没有,于是打电话给院长表达不

岁月解读师 2025-07-17 01:19:28

1990年代中期,中戏分房子,王志文本应该分到,结果没有,于是打电话给院长表达不满。学院很快就给他分了一套90多平的房子,但王志文刚拿到钥匙后,又把房子退回去了。 粉丝宝宝们在阅读时,可以点一下“关注”,并留下大家的看法! 王志文是在第三轮分房名单公布的当天得知自己没有被列入名单的,他站在办公楼门口,手里拿着那份刚从教务处打印出来的通知,站了很久。 他不吵不闹,转身回了宿舍,这不是他第一次无声的拒绝,他是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后没有选择立刻离开,而是留下教书。 那几年,他拍戏也教课,从不耽误进度,戏约越来越多,名气也逐渐有了,反倒在学校的行政眼中成了“不稳定因素”。 他没有为此与人交涉,没有私下请人疏通,直到那一次分房,明明知道按照标准自己是完全符合条件的,却被莫名排除在外。 他打了个电话给主管分配事务的院长,没有抱怨,只是简单确认了自己是否在可分配名单之中,对方沉默了一会儿,语气转而变得敷衍,说事情复杂,有些安排确实临时调整。 第二天中午,院长亲自打电话通知他,说学校决定为他补发一套空出的房子,手续已经准备好,让他抽空去教务处领钥匙。 王志文没有推辞,当天下午就去了,房子面积九十平米,带阳台,内部新装修不久,从任何角度看都属于这一轮分房中的上乘选择。 他接过钥匙,在教务处站了不到五分钟,又原封不动地放回了柜台,他没有解释,只是留下通知单,说了一句手续作废就离开了,那份房屋分配文书被留下来,成了档案中的一页废纸。 他没有再出现在学校的分房议题中,甚至连正常的教师福利也慢慢淡出,他的课程依旧照常安排,但更多的是请假外出拍戏,剧组与讲台之间,他的身影逐渐偏向前者。 不是他不想教,而是他不愿接受这套规则里的人情优先于制度,在外人看来,他的职业轨迹此时进入了加速期。 他主演的几部剧陆续播出,反响极好,媒体开始频繁提到他的名字,市场也对他伸出橄榄枝,他每接一个项目就意味着可能要长期驻扎在外地,为了不让行程与教学冲突,他主动将自己在学校的课程压缩至最少,只保留一个工作室的带教任务。 学院内部对他越来越不满,尤其是中层行政,有人认为他“忘本”,也有人觉得他将个人发展置于集体之上。 院长在一个会议上提到他时,说他已经不再是学校稳定体系的一部分,也许将来会离开,他的离开没有正式的告别。 那天他拉着一个登机箱从宿舍楼走出,被门口一位年轻的实习教师看见,简单问了一句要出差多长时间,他说几天,其实他已经在上海租好了住所,准备在那边长驻。 他租住的地方不大,是一套老式筒子楼里改造出来的一居室,通风不好,但离剧组很近,来回方便。 他没有在上海购房的打算,连买车都没有考虑,只是按部就班接戏、拍戏,偶尔也回北京,但不再进学校。 教务处几个月后更新了一批人事资料,他的名字后面被备注为“非驻京”,与此同时,那套曾经为他补发的房子重新进入分配流程。 这一次,分给了一位即将退休的资深教师,对方年事已高,正为儿子成家之事发愁,拿到钥匙那天连连感谢学校安排。 这套房最终没有空置,也没有再引起波澜,成了正常流转的一部分,知情者屈指可数,流言不再扩散。 几位与王志文同一批进校的老教师偶尔提起他,仍然觉得他当年退房的决定出人意料,他们不理解他的做法,但也不批评,更多人只是沉默,在制度与现实的夹缝中选择不表态。 王志文始终没有回学校去取那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也没有公开谈论那次事件,他不缺住所,也不缺机会,只是从那天起,他不再将体制内的承诺当作保障。

0 阅读:1152

评论列表

用户44xxx67

用户44xxx67

2
2025-07-17 08:57

什么东西,把没有职业道德讲得这么风花雪月

岁月解读师

岁月解读师

解读岁月,重现历史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