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一个穿着满身满补丁衣服的中年妇女,正在上海的街角,顶着寒风摆摊卖菜,

熹然说历史 2025-07-16 21:09:22

1990年,一个穿着满身满补丁衣服的中年妇女,正在上海的街角,顶着寒风摆摊卖菜,嘴上还不断吆喝,而谁又能想到,她竟是张春桥的女儿! 张维维,1947年生人,是张春桥的女儿。张春桥曾是中共高官,位高权重,可1976年因政治原因被捕后,家庭彻底崩塌。张维维的生活也从此天翻地覆。她小时候跟着父亲的军旅生涯四处漂泊,1950年才在上海安定下来。那会儿,她上的是徐汇区一所好小学,成绩优秀,老师都喜欢她。后来进了复旦附中,学习照样拔尖,高三还当了学生会主席,领导能力很强。那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她后来的日子会那么艰难。 1968年高中毕业,张维维没选大学,而是响应号召直接工作。她先在上海港务局物资供应公司当实习生,条件苦,但她从不吭声,干活踏实。半年后,她转到上海仪器厂,为了低调改名叫李群,不想让人知道她家背景。在厂里,她装精密仪器,手艺细,成了骨干。那几年,她还参加过“串联”,跑去福州、桂林、杭州等地,和农民一起干活,吃苦受累。她看到农村的穷,心里挺受触动,觉得自己得和劳动人民站在一起。 在仪器厂,张维维认识了个保安,两人感情真,慢慢走到了一起。她父母嫌对方地位低,反对过,可她不听,坚持结了婚。她看重的是对方的实在和温暖,不是什么身份地位。这选择后来成了她生活的支点。夫妻俩虽然没啥钱,但感情稳,互相撑着过日子。 1976年,张春桥倒台,张维维的生活彻底变了样。她和丈夫受牵连丢了工作,被下放到农场干体力活。喂牲畜、种地、修工具,每天累得不行,条件也差得要命。可她没怨过,丈夫也一直陪着她,两人咬牙撑了过去。那段日子虽然苦,却也磨出了她更硬的性子。 几年后,他们回到上海,可日子更不好过。没稳定工作,还得养孩子,钱不够花。为了活下去,张维维开始摆摊卖菜。1990年的冬天,她站在上海街角,穿着破棉袄,卖点青菜土豆补贴家用。那时候,她手裂了口子,脸冻得红红的,但还得吆喝着拉客。她不偷懒,也不靠别人,就靠自己双手撑着家。白天她还在小作坊缝衣服,晚上卖菜,丈夫也干体力活,俩人拼着让孩子能上学。 有一次,一个外国人找到她,想让她写回忆录,按他们的要求改内容,许她大钱和国外身份。她听完就黑了脸,直接回绝,说自己是中国人,不为钱卖国。这事挺能看出她的底线,她宁可苦着,也不丢自己的原则。 孩子考上大学后,家里压力小了些。张维维和丈夫靠微薄的养老金过活,住老楼,屋里就几件旧家具,吃的是青菜稀饭。但她挺知足,常跟人说,能和劳动人民一起生活,她骄傲。她这一辈子,从高处摔到低谷,再到平平淡淡,没喊过苦,也没放弃过尊严。 张维维的故事听着挺唏嘘,一个高官女儿最后在街头卖菜,可她从没觉得自己命不好。她用行动告诉大家,不管啥出身,靠自己活下去才最硬气。她不靠爹,也不求人,苦日子也能过出滋味。换成是你,摊上这事会咋选?是埋怨命,还是咬牙撑?

0 阅读:61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