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王健林创立5家万达,需玻璃上百吨,购员为4万回扣,只购福耀玻璃,曹德旺知晓后,让总经理黄中胜离职,后来某玻璃厂许黄中胜30万年薪,他竟拒绝了。 1999年,王健林已经是商界的一号人物。他1954年出生在四川,干了15年兵,纪律性和战略眼光都带进了生意场。1988年创立万达集团,到90年代末,这家公司已经是中国房地产的大佬。那年,他计划建5座万达广场,布局全国,这不只是盖楼,是要打造商业帝国。每个广场都得用上百吨玻璃,采购成了重头戏,选对供应商直接影响项目成败。 万达广场的设计走的是现代路线,大面积玻璃幕墙是标配,既好看又实用。玻璃得耐用、透光好,还得按时供货,不然工期一拖再拖,成本就蹭蹭往上涨。上百吨的玻璃需求量,意味着供应商得有实力、有信誉。福耀玻璃自然成了热门选择,但这笔大单背后,暗藏了不少猫腻。 福耀玻璃是曹德旺一手搞起来的,1987年成立,到1999年已经是国内玻璃行业的扛把子。曹德旺人称“玻璃王”,不光因为他会做生意,更因为他讲原则。福耀的玻璃质量过硬,口碑好,客户都愿意找他合作。这次万达的单子,对福耀来说是个大机会,但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 采购这行,水深得很。万达有个采购员为了锁住福耀玻璃做独家供应商,偷偷塞了4万元回扣给黄中胜。黄中胜当时是福耀的总经理,手握大权,接了这钱想着能保住订单。90年代这种事不算稀奇,很多人觉得“拿点好处”没啥大不了。可这4万块,埋下了个大雷。 曹德旺知道这事后,气得不行。他眼里,诚信是福耀的命根子,拿回扣这种事绝对不能忍。哪怕丢了万达的单子,他也要守住底线。于是他果断出手,把黄中胜从总经理位子上拉下来,贬成了仓库管理员。这一下,黄中胜从管大事变成了看仓库,收入也缩水不少。 黄中胜被降职后,日子不好过。原来是大老板,手下管着一堆人,现在却得去仓库清点货、管库存。地位落差大,面子也挂不住。但他没闹也没走,默默干起了新活儿。外人看着都觉得他挺惨,可他自己心里有杆秤,这事还没完。 黄中胜降职的消息传出去,行业里有人看上了他的本事。一家竞争对手的玻璃厂找上门,开出30万年薪挖他过去当总经理。这在当时可是天价薪水,比他在福耀巅峰时赚的还多得多。换谁都得动心,毕竟谁不想多赚点钱,把日子过得舒坦些? 可黄中胜愣是拒绝了。他为啥不走?原因挺接地气。早些年,他儿子得了脑瘫,家里医疗费像个无底洞,差点把他压垮。那时候曹德旺帮了大忙,不光掏钱,还让他一家住进自己的别墅。这恩情,黄中胜记在心里。加上他觉得福耀这公司有底线,他愿意留下来,哪怕只是个仓库管理员。 黄中胜这选择,不是人人都能理解。30万年薪摆在那,谁不想要?可他选了留下来,可能是觉得钱买不来良心,也可能是觉得曹德旺这人值得跟着干。他用行动证明,忠诚有时候比利益更值钱。这事放到现在,也挺让人感慨。
有人说宗馥莉格局小,心胸窄,拿去看看“杉杉股份”嫡长子格局大,去看看他的下场,被
【21评论】【1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