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张亮,晚年宠信术士,萌生异志,有次胳膊上生了癣,他居然

帝王八卦 2025-07-16 10:15:38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张亮,晚年宠信术士,萌生异志,有次胳膊上生了癣,他居然认为是龙鳞,自己是真龙天子,有了谋反之心。 张亮本是荥阳出身的寒士,在讲究门阀出身的时代,这样的起点几乎注定了平庸的人生。但瓦岗起义,为张亮打开了命运的缺口。 张亮加入瓦岗军后,在李密与翟让的权力斗争白热化后,他选择倒向李密,告密称 “翟让党羽欲图不轨”。张亮这一举动不仅让他获得李密的信任,更间接促成了李密诛杀翟让的 “鸿门宴”。 瓦岗军溃败后,张亮随徐世勣(即李勣)降唐,被任命为郑州刺史。但此时的郑州仍在王世充控制下,这份任命就是一张“空头支票”。 但张亮并未气馁,他单人独骑前往河南招抚旧部,辗转数月,最终聚拢数千人马,为唐军收复河南立下汗马功劳。这种胆识与韧性,让张亮逐渐进入秦王李世民的视野。 真正让张亮地位跃升的,是他在 “玄武门之变” 前后的关键作用。 武德九年(626 年),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储位之争进入白热化,张亮被秘密派往洛阳,“阴引山东豪杰以俟变”,肩负起为李世民积聚外援的重任。此事被齐王李元吉察觉,张亮被捕入狱后遭受严刑拷打,却始终 “终无漏言”,硬是扛下了所有压力。 张亮这种 “死节” 表现赢得了李世民的信任,也为他日后跻身凌烟阁奠定了基础。 贞观年间,张亮的仕途进入黄金期,他先后担任御史大夫、光禄卿、豳州都督等职,在地方治理中展现出卓越才能。 或许是早年的苦难经历埋下了不安分的种子,或许是位高权重后的迷失,张亮的晚年逐渐偏离了正轨,他 对占卜、谶纬等旁门左道产生了浓厚兴趣,这为他的人生悲剧埋下了伏笔。 张亮最信任的两个术士,是程公颖与公孙常。程公颖本是相州一个游方术士,因擅长占卜被张亮招致麾下。一次酒后,程公颖故作神秘地对张亮说:“公英表非人臣之相,必有非常之福。” 公孙常则更为直接,他编造谎言称自己曾梦见张亮 “乘龙上天”,将其比作真龙天子。 这些刻意迎合的谀词,在常人看来或许荒诞不经,但在张亮心中却激起了巨大波澜。恰在此时,他的胳膊上生出一片癣疾,患处皮肤粗糙隆起,形似鳞片。在术士们的刻意附会下,张亮竟坚信这是 “龙鳞” 显现,是自己即将登上九五之尊的祥瑞之兆。 这种病态的自我暗示,让张亮彻底陷入了迷梦,他开始有计划地为谋反做准备。 一方面,张亮在相州私养 “假子五百人”,这些由养子组成的私人武装,可以说是很明显的谋逆信号;另一方面,张亮暗中与地方豪强勾结,试图构建自己的势力。 更荒唐的是,张亮还让术士们 “占相灾祥,阴图不轨”,通过占卜来规划谋反的时机。 张亮的反常举动并非毫无破绽,他的妻子李氏生性彪悍且同样迷信左道,夫妻二人常常 “共卜吉凶”,甚至公开散布 “张亮当为天子” 的流言。 当时的相州刺史阳弘智与张亮交往密切,曾劝他 “图大事,当有兵助”,这些蛛丝马迹早已引起朝中眼线的注意。 贞观二十年(646 年),张亮的谋反计划终于败露。揭发者是陕州人常德玄,他向朝廷举报张亮 “养假子五百人,与术士公孙常语,云‘名应图谶’”,并提供了张亮与术士往来的具体证据。 这触动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敏感神经,对于亲身经历过玄武门之变的李世民而言,功臣谋反是无法容忍的禁忌。更何况就在三年前,凌烟阁功臣侯君集因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被诛,此事在李世民心中留下了深刻阴影。 李世民下令将张亮逮捕入狱,由长孙无忌、房玄龄牵头审理。 审讯过程中,张亮起初极力否认谋反指控,辩称 “养假子是为了自卫”,并声称与术士的对话只是 “戏言”。但随着程公颖、公孙常等关键人证的供词浮出水面,以及私养义子、与地方势力勾结等证据的链成,他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 当被问及 “龙鳞” 之事时,张亮 “辞穷服罪”,终于承认了自己的谋反意图。 朝堂之上,关于如何处置张亮引发了激烈争论。多数大臣认为 “亮罪当诛”,但也有少数官员提出异议。大理寺丞李道裕就认为 “亮反形未具,罪不当死”,主张从轻发落。 大臣马周则指出:“张亮私养义子五百人,这本身就是谋反的铁证。若此等行为不予严惩,何以警示后人?” 最终,唐太宗拍板定案:“亮有义儿五百,畜养此辈,将何为也?正欲反耳!” 李世民亲自写下诏书,历数张亮的罪状。秋后,张亮被押赴长安西市斩首,家产抄没,家属流放岭南。这位曾经的凌烟阁功臣,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结局。#头号创作者激励计划#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帝王八卦

帝王八卦

皇帝们的私生活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