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一对夫妻,生了11胎全是女儿,丈夫眼看妻子生不出儿子,无奈决定放弃。谁料,1996年妻子47岁时,竟然又怀上了第12胎,夫妻两人犹豫不决,到底是生还是不生呢?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11个姐姐凑钱32万为弟弟娶亲买房:非重男轻女,完全自愿 1996年的冬天,山西临汾浮山县的一个农家小院里,47岁的李玉珍正挺着大肚子在灶台前忙活。 这已经是她第十二次怀孕了,前头生了十一个,清一色都是闺女。村里人背地里都管她家叫"娘子军团",还有人打趣说:"老高家这是要凑齐十二金钗啊!" 高海贵从县医院回来,手里攥着B超单子,脸上写满了期待。"医生说胎位正着呢,就是你这岁数得注意。"他一边说一边往灶膛里添柴火。灶膛里的火苗噼啪作响,映得李玉珍的脸红彤彤的。 要说这老两口,日子过得是真不容易。高海贵在附近小煤窑挖煤,一个月挣那八十块钱还不够买几斤肉的。 李玉珍在镇上纺织厂踩缝纫机,手快的时候一个月能挣五十块。这点钱要养活一大家子,还得供孩子们上学,真是掰着手指头过日子。 1997年正月初八凌晨四点,县医院的产房里传来一声响亮的啼哭。护士抱着个红彤彤的小娃娃出来报喜:"恭喜啊,是个带把儿的!"高海贵一听这话,扑通一声就跪地上了,眼泪哗哗地往下流。十九年了,他老高家终于有后了! 小浩珍的出生给家里带来了欢乐,也让日子更紧巴了。大闺女美玲刚上初二,看着爹妈愁眉不展的样子,偷偷把书包一扔就去砖厂打工了。 二闺女美琪有样学样,跑到县城餐馆端盘子。俩闺女每天起早贪黑,就为了多挣几块钱给弟弟买奶粉。 记得1998年冬天,小浩珍发高烧烧到39度多。家里实在拿不出去大医院的钱,只能在村卫生所打吊瓶。 美玲把攒了半年准备买棉衣的钱全拿了出来,自己就穿着一件薄棉袄熬过了整个寒冬。那件棉袄还是她上初中时穿的,袖口都磨得发亮了。 要说这十一个姐姐对弟弟,那真是掏心掏肺。家里有点好吃的,姐姐们都是先紧着弟弟吃;过年做件新衣裳,准是弟弟先穿。小浩珍上学那会儿,每天都有不同的姐姐接送,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2005年以后,姐姐们陆续到了该嫁人的年纪。可她们一个个都不着急,都说要等弟弟出息了再说。大姐美玲愣是拖到28岁才结婚,这在农村可是实打实的老姑娘了。其实她心里明镜似的,不是不想嫁,是放不下这个家啊! 2015年,在广东打工十年的美玲回来了。这丫头有主意,用攒下的钱在自家院子里办了个小服装厂,把妹妹们都叫回来一起干。虽说厂子不大,但姐妹们齐心协力,订单不断,每人每月能挣两三千块钱,比在外头打工强多了。 小浩珍也争气,大学毕业后在太原找了份体面工作,第一个月工资四千多,全数交给了老妈。李玉珍拿着钱,手直哆嗦,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儿长大了,知道心疼人了。" 2022年浩珍要结婚,看中了县城一套房子,首付要四十万。他本打算贷款,没想到十一个姐姐坐在一起开了个会,你一万我两万地凑了起来。大姐美玲最狠,直接掏出四万八,那可是她这些年全部的积蓄啊! 婚礼那天可热闹了。浩珍挨个给姐姐们敬茶,说到动情处,这个大小伙子哭得跟个孩子似的:"我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有你们这些姐姐。"台下的宾客没一个不抹眼泪的。 现在的老高家可是今非昔比了。土坯房早换成了亮堂堂的砖瓦房,院子里停着两辆小汽车,还有辆拉货的面包车。但高海贵最得意的,还是墙上那张全家福。照片里一大家子三十多口人,笑得那叫一个灿烂。 每年春节,老高家都是村里最热闹的。十一个闺女带着女婿孩子回娘家,屋里屋外都是人。高海贵坐在堂屋里,看着满堂的儿孙,乐得合不拢嘴:"当年要是知道闺女这么贴心,我还折腾个啥劲儿啊!" 李玉珍现在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男孩女孩都是自己的骨肉,都一样疼。"这话可是她掏心窝子的感悟。从当年的"绝户"到如今的"福气人家",老高家的故事,不正是咱们农村观念变迁的最好见证吗?
山西一对夫妻,生了11胎全是女儿,丈夫眼看妻子生不出儿子,无奈决定放弃。谁料,1
史面的楚歌
2025-07-16 08:07:4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