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知否》,每次看到张大娘子都觉得她委屈得让人揪心。 好好的国公府嫡女,父母的掌上明珠,本该嫁个门当户对、情投意合的人,结果被一道圣旨捆给了沈从兴做继室。说是正妻,可前头有原配留下的儿子,还有个救过皇后、拿着诰命的贵妾小姨子,这日子想想就头大。 她爹国公府何尝不知道?明明有旁系姐妹可选,偏要让嫡系嫡女去承担家族责任——说到底还是为了皇帝的信任。可这代价是让女儿去受委屈:刚开始被贵妾拿捏,直到被逼到绝境才爆发,最后就算跟沈从兴生了一堆娃,皇帝对她家的忠诚照样没完全信,还得靠着女儿和下任皇帝的亲戚关系维系。 最憋屈的是,这皇家赐婚不像普通婚事,合不来能离能休,它是政治任务,必须“过得好”,哪怕性格不合、没共同语言,也得硬撑着。换谁是张大娘子,心里能不堵得慌? 你们觉得,她这委屈到底值不值?
重温《知否》,每次看到张大娘子都觉得她委屈得让人揪心。 好好的国公府嫡女,父
煜文谈娱
2025-07-16 06:47:20
0
阅读:912
用户56xxx20
这里面最恶心的是皇后,大恩似仇。没见过报恩把恩人的妹妹搞成小老婆的
心里有阳光 回复 用户56xxx20 09-23 06:22
皇帝皇后既是姐姐姐夫,又是一路杀敌上阵过来的交情,沈从新前妻(皇后前弟媳)为救皇后而死,人家沈从新求妻妹做个妾室,不好不答应吧。只是他们想不到那小妾那么嚣张,沈从新又糊涂,管不好她。这是后话,他们也没有上帝视角
用户56xxx20 回复 09-22 11:47
小门小户不懂事,他们也不懂事吗?
胡梦茵
呵呵每次看到心疼张氏说她委屈的就觉得一句话,张氏就是典型的“JIAN人就是矫情”,叫嚣着张氏出生高贵的,她比之公主郡主如何,那些和亲的公主郡主因为一句受万民供养所以就该去和亲了?并且哪个公主郡主的和亲会要求可汗单于必须没有原配必须没有其他妻室?张氏最为国公府嫡女,享受着张家同辈同龄女性中最多的利益,难道她不该付出最多的代价?明明就是个米虫吸着最多张家二郎浴血奋战的成果,然后就不知天高地厚的觉得自己尊贵了,一有需要付出代价的时候难道还有脸让旁支庶出的上?张氏有这个心英国公也没这个脸!张氏自身素质能力配文炎敬都够呛,沈从新配她这么个拎不清的蠢货还矫情简直亏大发了,居然还有人为她辩解什么一边要门当户对一边要一生一世一双人,张氏咋那么大脸呢!所谓的门当户对搞明白了,是英国公张家的门当户对,而不是她张氏的门当户对!真觉得委屈有种她张氏自请张家族谱除名再来说配谁不配谁?没了张家的供养背书张氏算个啥?
心里有阳光 回复 09-09 22:00
对,沈家用现在的话讲就是走了大运的爆发户,还是二婚男,相貌平平文思平平,姐夫走大运当皇帝,他纯沾光!英国公是有家世有底蕴的大户
amanda 回复 09-12 19:36
沈从兴,一个偏僻地方宗室的姻亲,就是赵宗全当了皇帝也才不过是一个没有根基的外戚,鳏夫且宠妾灭妻的玩意,会是良配搞笑了吧。门阀士族的联姻是有自己的小圈子的,“皇帝女儿不愁嫁”在他们眼里也是不值一提的事情,这也是唐朝皇帝为什么开科举扶持寒门最大的原因。说得太深了,你也不会懂,好好看历史书吧
胡梦茵
最烦张氏占尽了便宜还一副大家欠她的样子,什么叫英国公怕皇帝忌惮,要是赵宗全真的腾出手收拾了张家,张氏还算个啥,被卖进教坊司张氏那时候就不委屈了是吧!她所谓的什么委屈,什么英国公怕皇帝忌惮,这些全部是张家安生立命生死存亡的基础,在生存面前就只有张氏这个“JIAN”人还在状况外简直让人糟心。。
wailan 回复 09-08 01:37
你脑子不好使吧,什么叫占尽便宜,人家是国公府嫡女,别管人糊涂不糊涂,做人做事怎么样,就这身份当皇后也不差,而且皇帝为什么要张家跟沈家联姻,说白了,位子坐不稳,需要拉拢这些老臣,否责他一个偏僻来的宗室 你以为当上皇帝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就可以杀杀杀了,史书怎么写,他就不怕那些老臣兔死狐悲给他反了,更何况沈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