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美国人从中国买一个马桶200美元。现在从越南买一个230美元。美国

夜色温柔织 2025-07-15 23:49:41

/以前美国人从中国买一个马桶 200 美元。现在从越南买一个 230 美元。美国人很兴奋,虽然多花了 30 美元,但中国的马桶没人买了,用不了几年,越南就可以取代中国,培养成为美国的供应链。这种盘算看着挺美的,实际上把供应链想得太简单了。 就说这个马桶的事儿。越南工厂生产的马桶,看着是 “越南制造”,但拆开看看,七成以上的核心零件还得从中国运过去。河内有家卫浴厂就是这样,表面上在越南开工,其实就是把中国的零件在当地攒起来。而且越南自己厂子做的马桶,一个要 515 块人民币,比中国贴牌的贵不少,质量还跟不上。中国贴牌的才三百多,用着还靠谱。这说明,把厂子挪到越南,不等于就能自己搞出一套独立的供应链。 越南制造业的底子其实还挺薄。虽说工人工资低,政府给的政策也宽松,但基础设施跟不上。电力时有时无,工厂经常得停工等电;港口卸货慢得让人着急,货柜堆着好几天出不去。胡志明市那边,一到雨季,智能马桶就老出毛病。中国厂子用的那种防潮技术,能把故障概率从 12% 降到 2.3%,越南这边暂时还弄不来。 产业链配套这块,越南差得更远。做个马桶,从陶土到水龙头,中国潮州那边五千家企业围着转,缺啥当天就能补上。越南这边烧陶瓷,十个里得废三个,合格率比中国低一大截。很多原材料还得从国外买,本地能做的大多是装装盒子、拧拧螺丝的活儿。要是哪天国际物流出点岔子,越南工厂可能就得停工等料。 2025 年 4 月,特朗普政府给越南马桶加了 46% 的关税,这一下就把那点价格优势全抹掉了。美国商家没办法,订单又回流到中国。这事儿说明,供应链往哪摆,不光看生产多少钱,还得看政策变不变。越南跟美国签了不少贸易协定,但谁也说不准以后会不会变卦,企业投钱建厂心里都打鼓。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不是单靠哪一点。从零件到成品,整个链条都齐活;物流车半夜都能跑,港口机器转不停;工人手里有绝活,新机器一教就会。就像智能马桶盖,中国厂子一年半就搞出新技术,东南亚市场卖得火。越南想追上来,得把技术、工厂、工人这些都配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快时尚品牌 Shein 让中国供应商去越南开厂,答应给更高的价、更多的单。可布料还得从中国运,运费贵了三成;越南工人做活比中国慢,做坏的也多。就算企业愿意多花钱,在越南把供应链建得像中国这么顺,真没那么容易。 日本 TOTO 把中国第一个工厂关了,产能挪到越南、泰国。但中国还是它卖得最多的海外市场。这说明供应链挪地方,不代表就不要中国市场了,只是换个法子做生意。中国在全球供应链里的位置,不是换个国家建厂就能顶替的。 说到底,供应链不是把机器搬个地方就行。得有稳定的电、顺的路,零件说有就有,工人手艺过硬,政策别老变。越南要真能顶中国的位置,还得慢慢攒家底。中国这边也在往上走,技术越来越好,产业链越来越全。所以说,供应链哪是换个地方就能成的?

0 阅读:0
夜色温柔织

夜色温柔织

夜色温柔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