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放大招了,终于找到借口了,特朗普终于找到解雇美联储主席的借口了。特朗普一

元昊聊文化 2025-07-15 17:48:32

特朗普又放大招了,终于找到借口了,特朗普终于找到解雇美联储主席的借口了。特朗普一直要求美联储主席尽快降息,但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却不听从特朗普的指挥,原因很简单,按照美联邦法律,美联储主席不受美联邦政府的节制,这是美国金融体系的百年根基。 可如今,白宫突然盯上了美联储大楼翻修的25亿美元账单,宣称要查装修超标的问题,这招看似荒诞,实则暗藏玄机,特朗普团队正试图用这种看似鸡毛蒜皮的财务问题,撕开美联储独立性的口子。 事情的导火索是美联储总部大楼的翻修工程。这座自1930年代建成后从未大修的建筑,因为漏水、污染等问题启动了25亿美元的修缮计划。 特朗普政府却突然发难,指责鲍威尔批准的项目奢华如凡尔赛宫,甚至翻出四年前的旧账,称成本超支7亿美元,白宫经济顾问哈塞特更是直言,若证据确凿,总统有权解雇鲍威尔。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谓装修超标不过是个幌子。 特朗普真正在意的,是鲍威尔拒绝配合他的降息要求,自去年12月以来,尽管特朗普多次施压,美联储始终按兵不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这种不听话让特朗普坐不住了,毕竟他急需低利率刺激经济,为连任铺路。 更值得玩味的是,这次跳出来指控鲍威尔的哈塞特,正是白宫内部呼声最高的美联储主席继任者,这种查账-指控-换人的连环套,活脱脱一场精心编排的政治戏码,就像当年尼克松试图通过星期六晚大屠杀解雇特别检察官,最终却加速了自己的倒台,特朗普的这步棋同样充满风险。 更深层的问题在于,这场看似针对装修费用的指责,实则在动摇美联储百年的独立性根基,美联储的独立性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1913年《联邦储备法案》的诞生,正是为了避免1907年金融危机的悲剧重演,当时美国金融市场像没舵的船,全靠摩根等私人资本救火,痛定思痛,美国才建立了这个既不属于政府也不属于华尔街的独立机构。 其精妙之处在于,12家地区联储由商业银行持股,却没有投票权;7名理事由总统提名,但任期14年,与总统任期错开。 这种设计让美联储既能抵御政府干预,又能防止金融寡头操控。但特朗普的做法正在挑战这一体系。他不仅公开要求鲍威尔辞职,还试图通过最高法院推翻汉弗莱执行人案的判例,该判例明确,总统不能因政策分歧罢免监管机构负责人。 如果这一判例被推翻,美联储主席的职位将沦为政治工具,就像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频繁更换央行行长,导致通胀率飙升至85%,里拉暴跌67%,美国也可能陷入政治主导货币政策的深渊。 这种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挑战,不仅关乎美国国内的金融稳定,更牵动着全球美元霸权的神经,美联储的独立性是美元信用的基石,而美元霸权维系着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 一旦市场认定美联储沦为白宫的印钞机,后果不堪设想,德意志银行的研报已经发出警告,若鲍威尔被解雇,可能引发美元和美国国债遭抛售。 事实上,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元指数已下跌约9%,创1973年以来总统任期前百天最差纪录,对冲基金的美元空头仓位更是达到100亿美元,创2024年10月以来新高。更麻烦的是,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制造新的经济矛盾。 鲍威尔多次强调,加征关税会推高通胀、抑制增长,此时降息无异于火上浇油。但特朗普显然更在意短期政绩,他甚至放言如果我想让他走人,他很快就得走。 这种对经济规律的漠视,让人想起1970年代尼克松施压美联储导致的滞胀危机,通胀率飙升至12%,失业率突破9%,美国经济陷入长达十年的泥潭。 特朗普这场看似荒诞的举动,本质上是一场民粹主义对专业主义的豪赌,他试图将美联储变成听话的工具,却忘了货币政策的本质是平衡长期稳定与短期刺激。 就像1980年代沃尔克顶住里根政府的压力,用高利率驯服通胀,最终为美国经济赢得二十年繁荣,鲍威尔坚持独立决策,看似不识时务,实则是在守护美国经济的根基。 讽刺的是,正是特朗普自己在2017年提名了鲍威尔。 当时他或许以为这个共和党背景的自己人会更听话,却没想到鲍威尔会成为捍卫美联储独立性的顽固派,如今这场权力博弈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鲍威尔已要求监察长审查翻修项目,并强调美联储的独立性是法律问题,而特朗普团队仍在寻找正当理由。这场较量的结果,不仅关乎鲍威尔个人的去留,更将决定美国金融体系的未来走向。 历史终将证明,试图将经济政策政治化的人,最终都会被经济规律反噬,而美联储能否守住百年根基,不仅是美国的事,更是全球金融稳定的风向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0 阅读:3
元昊聊文化

元昊聊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