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把小费制度引入中国!万恶的小费制度都快把美国普通老百姓折磨得死去活来了,结果海底捞这个新加坡企业,竟然还想把这个恶习带到中国? 最近青岛、合肥几家海底捞门店服务员胸前挂着 “服务满意请打赏 3.99 元” 的二维码,这事在网上炸开了锅。有人觉得这是服务升级的新花样,更多人却看出这是变相推广美国那套万恶的小费制度。要我说,海底捞这步棋走得太昏,简直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先说美国的小费制度有多坑爹。去年我一朋友去纽约旅游,在自助结账机上买瓶水,屏幕居然跳出 15%、20%、25% 三个小费选项,当场就懵圈了 —— 自己扫码、自己拿水,连人影都没见着,凭啥给小费?更离谱的是理发,剪个头收 80 美元,还得额外给 20% 小费,合着剪子还没动,兜里就先少了 20 块。美国老百姓早就怨声载道,《华盛顿邮报》去年调查显示,72% 的受访者认为小费制度 “充满胁迫性”,可商家就是死抱着不放,为啥?因为小费能掩盖低工资啊!美国餐馆服务员平均时薪才 2.13 美元,剩下的全靠小费撑着,这种畸形的薪酬体系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替老板买单。 再看海底捞这波操作有多蠢。且不说中国压根没有小费文化,单说这 3.99 元的定价就透着算计 —— 既不像大额打赏那么扎眼,又能通过积少成多增加收入。但消费者又不傻,合肥一位顾客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吃火锅花了 300 多,服务员过来添了两次水,就暗示扫码打赏。给吧,心里膈应;不给吧,又怕被甩脸色。” 更要命的是,这种个人收款二维码还涉嫌税务漏洞。按照中国税法,个人接受打赏属于偶然所得,超过 800 元就得缴税。海底捞让服务员用个人码收款,到底是代扣代缴还是放任自流?这事要是深究起来,税务部门怕是要上门喝茶。 最讽刺的是,海底捞作为新加坡企业,本该更懂亚洲市场的消费习惯。日本、韩国同样没有小费传统,但人家餐饮业照样把服务做到极致。东京一家米其林拉面店,老板每天亲自熬汤 8 小时,客人吃完还会鞠躬送客,可从来没人提小费的事。反观海底捞,这些年服务质量明显下滑,排队时的擦鞋美甲没了,生日庆祝也变成了走过场,现在却想靠小费制度转移注意力,这不是本末倒置吗? 好在中国消费者和监管部门没惯着这毛病。事件曝光后,合肥门店迅速撤掉了二维码,海底捞客服也赶紧撇清关系,说是 “个别门店的自发行为”。市场监管部门也介入调查,明确表示 “禁止商家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支付小费”。更有意思的是,不少网友翻出海底捞 2024 年财报,发现其净利润同比暴跌 37%,正忙着关店止损,这时候还想着打小费的主意,简直是病急乱投医。 说到底,小费制度本质上是一种不公平的财富转移。在美国,它让富人通过高额小费彰显身份,却让穷人在吃饭时如坐针毡;在中国,它可能成为商家转嫁成本的工具,破坏现有的公平竞争环境。 中国餐饮行业能做到全球领先,靠的是明码标价的诚信经营,靠的是 “顾客就是上帝” 的服务理念,而不是靠小费这种歪门邪道。海底捞要是真想提升口碑,不如把心思花在提升菜品质量、优化服务流程上,别总想着从消费者兜里多掏那几块钱。 最后送海底捞一句话:入乡随俗才能长久,逆势而为只能自毁长城。中国消费者不接受小费制度,就像不接受 “强制消费” 一样坚定。谁要是敢挑战这条底线,市场自然会教他做人。
别想把小费制度引入中国!万恶的小费制度都快把美国普通老百姓折磨得死去活来了,结果
探修説
2025-07-15 17:18:2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