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为了补贴家用,已经订婚的19岁女儿南下打工,从此杳无音讯。31年后,父母通过寻亲小组寻找女儿。谁曾想,找到女儿后,她的遭遇让全家人崩溃! 在湖南衡阳的一个小村庄里,夕阳西下时,总能看到两位老人站在村口,目光遥望着远方,像是期盼着什么。他们头发花白,满脸皱纹,手里却紧紧攥着早已泛黄的信纸。那是31年前,他们19岁的女儿留下的最后音讯。她说要去南方打工,挣点钱补贴家用,可这一走,竟再也没了消息。 那一年是1989年,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南方沿海城市工厂林立,机会多,吸引了无数农村年轻人南下淘金。曾春芳就是其中一员。她出生在衡阳农村,家里靠种地为生,父母养大了五个孩子,日子过得紧巴巴。19岁的她已经订了婚,婚期就在第二年春天。可家里欠了债,弟弟妹妹还要上学,她不想让父母太辛苦。于是,她决定跟村里几个姐妹一起,去广东打工。 曾春芳出发那天,父母送她到村口。她背着简单的行李,信心满满地说,到了广东就写信回来报平安。她和同村的姐妹挤上了南下的火车。那时候交通不便,火车上人挤人,嘈杂得很。可谁也没想到,这趟车成了她和家人缘分的终点。 曾春芳的父母急疯了。她叫曾德义和周梅子,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哪见过这种阵仗。他们托人去车站问,打听了一圈没结果,又带着全家到附近县城找,可还是杳无音讯。那时候通讯落后,农村连个电话都没有,想报警都不知道该找谁。曾德义甚至攒钱去了广东,可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最后只能无功而返。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的心也一天天凉下去,可就是不死心。31年来,他们每天都到村口站一会,盼着女儿能突然回来。 时间转到2020年,31年过去了。曾德义和周梅子都老了,走路都颤颤巍巍,可他们还是没放弃。村里人劝他们,说孩子可能早就没了,可他们不信。这时候,“宝贝回家”寻亲志愿者小组听说了他们的故事,主动联系上他们。这些志愿者靠着现代科技和全国网络,帮许多失散家庭找回了亲人。 几个月后,志愿者带来了消息:曾春芳找到了!老两口激动得手都抖了,连夜收拾东西准备去接女儿。可当他们听完志愿者讲完曾春芳这31年的遭遇,瞬间傻了眼,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连站都站不稳。 原来,曾春芳当年在火车上走散后,稀里糊涂被几个陌生人带走了。她被拐到了广东汕尾的一个偏远山村,被卖给了一个当地男人。那男人家里穷,娶不到媳妇,就花钱买了她。曾春芳想跑,可人生地不熟,周围的人还帮着看守她。她被逼着结了婚,后来生了六个孩子。日子过得苦,她也慢慢认了命。她想过给家里写信,可她不知道地址,也不敢寄,怕被发现。 这31年,曾春芳过得像与世隔绝。她不会讲广东话,周围也没人帮她。她试着逃过几次,可每次都被抓回来。后来孩子一个个出生,她舍不得扔下他们,只能咬牙活下去。她心里一直藏着对家人的愧疚,可又无能为力。直到寻亲小组找到她,她才知道,父母一直在等她。 曾德义和周梅子听到这些,崩溃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吃了这么多苦。他们恨那些人贩子,恨那个买女儿的人,可又没办法改变过去。女儿回来了,可一家人却开心不起来。曾春芳瘦得不成样子,带着六个孩子,眼神里满是疲惫。她说,她早就想回来,可回不来。
1989年,为了补贴家用,已经订婚的19岁女儿南下打工,从此杳无音讯。31年后,
蕊蕊聊过去
2025-07-15 15:38: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