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带着燕军打到了南京城下。这时候,谷王朱橞和李景隆

趣史談过去 2025-07-15 13:54:53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带着燕军打到了南京城下。这时候,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打开城门,直接把朱棣的大军迎进了城。 徐达的儿子徐辉祖带兵抵抗,可惜战败了,最后逃进他父亲的祠堂躲了起来。 建文帝朱允炆看着城外的燕军,知道大势已去。他下令让宫里的宫人赶紧逃走。就在这时候,皇宫里突然燃起大火,火势越来越猛。 等火灭了之后,朱允炆却不见了踪影,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朱棣进了城,在灰烬里找到几具烧焦的尸体,已经烧得面目全非,根本认不出是谁。 没过多久,诸王和大臣们都上奏劝朱棣登基。朱棣也不再推辞,很快就登上了皇位。 关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他真的失踪了,有人说他从皇宫地道逃出去了,还有人说他出家当了和尚。甚至有说法称,朱棣派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看看建文帝是不是跑到海外去了。 其实从朱棣打进南京的那一刻起,朱允炆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了。如果朱允炆活着,朱棣怎么名正言顺地当皇帝?说朱允炆不知所终,不过是朱棣为了掩人耳目,不想背负杀皇帝的恶名,堵住天下人的嘴罢了。 退一步说,就算朱棣不下令杀朱允炆,他手下的人也会主动动手,帮主子扫清称帝的障碍,这点看看小明王的结局就知道了。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五月,朱元璋正在讨伐张士诚。同年十一月,朱元璋派重兵包围平江,发动了平江之战。 围城的时候,朱元璋派大将廖永忠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结果在瓜步渡江的时候,船突然沉了,小明王淹死在江里。 小明王一死,朱元璋马上宣布不再用龙凤纪年,把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改成了“吴元年”。朱元璋表面上是接小明王,实际上就是要除掉他,不然自己怎么当皇帝? 朱棣的情况和朱元璋一模一样,朱棣进城的时候,他的部下率先在皇宫放火,把建文帝烧死在里面。建文帝一死,朱棣登基就没了障碍。 皇帝没了,天下不能没有君主,朱棣上位就显得合情合理。要是建文帝活着,朱棣怎么好意思称帝?那样一来,他就成了叛贼夺位,天下人都会戳他脊梁骨。 朱棣的部下为了邀功,为了让主子顺利当皇帝,肯定会心照不宣地除掉建文帝,根本不用朱棣开口。 怎么杀也有技巧,一把火烧干净,就说皇帝失踪了。这样朱棣既不会落下杀皇帝的恶名,又能顺理成章地登基,不用被天下人议论。 朱允炆其实有点太天真了,当初他削藩的时候,就应该直接下诏赐死朱棣,绝不能手软。可他居然还把朱棣的三个儿子放了回去,真是妇人之仁。要知道,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 朱棣的儿子回去之后,成了朱棣起兵的重要借口,也让朱棣没了后顾之忧。 建文帝的下落成了历史谜团,但仔细想想,哪有那么多巧合。皇宫大火来得太及时,正好在朱棣进城时燃起,烧得什么都不剩。 朱棣登基后又到处寻找建文帝,派郑和下西洋,派胡濙在国内秘密查访,查了十几年。如果建文帝真的死了,他何必费这么大功夫? 其实这不过是朱棣的政治手段,说建文帝失踪,既保留了自己“清君侧”的名义,又能名正言顺地登基。他心里比谁都清楚,朱允炆必须死。

0 阅读:36
趣史談过去

趣史談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