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一个日本人带着26名被俘的八路军战士闯入罗荣恒部队驻地,大喊道:“我是日本共产党员,我是来投奔八路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42年初春,冀鲁边区的夜晚寒风刺骨,八路军115师的驻地在山林间显得安静,那时前线形势紧张,百团大战后日军不断清剿,部队经常转移,任何风吹草动都让人提高警惕。 一天深夜,驻地外围的哨兵突然发现远处有人影晃动,伴随着杂乱的脚步声,几名战士迅速上前拦截,发现来的人不是一个,而是一群人,队伍里有二十多名面容憔悴、衣衫破烂的八路军俘虏,还有一个神情坚毅的日本人走在最前头。 哨兵们迅速将他们带进驻地,警戒提升到最高等级,情报官听了来人的自报身份,神色复杂,他说自己叫水野清,曾经在大连读书,会说中国话,自称是日本共产党人,带着这些俘虏来投奔八路军。 被押来的俘虏一个个站在一旁,眼神中带着疲惫,他们说自己在途中被水野清救出,消息传到罗荣恒耳中,他没有轻易下判断,他记起过去曾有人提供过准确的敌军部署情报,名字正是水野清。 那次情报帮助部队在沂蒙山区伏击日军,收获很大,但在东面部队部署的信息上却有缺漏,让他心里留下疑问,此刻又出现这个人,还带着二十六个俘虏,事情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罗荣恒压下心头的疑虑,没有亮明身份,派人以“首长秘书”的名义与水野清交谈,水野清神情坦然,描述自己潜伏日军机关,为了掩护身份才不得不跟随日军行动。 听着他的讲述,言辞中似乎没有漏洞,罗荣恒当下没有定论,把他安排到反战同盟,先观察一段时间。 水野清很快融入工作,医治伤员,翻译情报,还主动帮忙处理事务,士兵们渐渐放下戒心,称赞他是个好人,可罗荣恒内心的那块石头始终没有落下。 接下来几次转移,部队遭遇的情况越来越奇怪,每一次转移都很隐蔽,但总在途中遇到敌军袭扰或轰炸,起初大家认为是日军侦察到位,后来发现这种频率太高,罗荣恒召集干部商讨,分析可能是内部泄密。 有人怀疑新来的水野清,也有人提出他表现一直勤恳,没有可疑行动,为了查证,罗荣恒布置了暗哨,跟随大部队行进时在后方悄悄观察。 不久,暗哨报告,在后方发现几名带着军犬的可疑人员,手里还握着电报机,等消灭这些尾随的特务后,情况短暂好转,罗荣恒一度放松了怀疑,继续观察。 时间过去不久,情况再度恶化,部队移动时,敌人总是准确出现,罗荣恒重新调度侦察,暗中盯住水野清的举动。 侦察兵报告,在行军路上每到河边或岔路口,水野清都会停下蹲几秒,像在调整鞋带,但什么痕迹都没留下。 罗荣恒决定进一步试探,安排一支小队护送他单独行动,那次转移,大队伍终于摆脱了敌人,罗荣恒心里有了判断,他不想打草惊蛇,继续悄悄搜证。 不久,敌方的宣传让人震惊,济南的报纸刊登水野清“叛国”的消息,还写着他的妻子公开宣布断绝关系,按照日军的惯例,处理叛徒往往低调,这次却如此张扬,让罗荣恒越发觉得不对。 随后,武工队从一名商人身上搜到一封日文密信,内容写着水野清可以安心在八路军工作,家中有人照料,待遇照发。 事情传到会议上,干部们意见分歧,一部分认为水野清的功绩摆在那儿,一部分坚持认为这些异常情况不容忽视,罗荣恒没有贸然定论,但内心已经有了答案。 几天后,水野清借口外出,趁机逃跑,驻地顿时警铃大作,罗荣恒命人全力追捕,追捕队在村道发现一辆卡车,正是水野清试图搭乘逃离。 侦查班班长开枪打坏轮胎,卡车失控,他被甩出车厢,滚落山坡,水野清拼命往山上爬,带刀反抗,几招过后就被制服。 被押回驻地时,他满身尘土,神情慌乱,面对收集到的证据,面对一份份他亲手留下的暗号痕迹,水野清再无辩解,最终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他承认在路口和河边时用气味暗记标记,军犬可以沿着气味追踪大部队,他承认早就潜伏在特务机关里,这次所谓投奔,是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敌人安排报纸报道和家属断绝关系,只是为了加深八路军的信任。 水野清最终被依法处理,他的诡计没有得逞,罗荣恒用细致的心思和坚定的警惕守住了队伍,也让人们记住了那一夜的插曲,那晚的冷风里,真真假假、敌我之间的较量,被一一看穿,化作日后反特斗争的经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情报日本——新民晚报
1942年,一个日本人带着26名被俘的八路军战士闯入罗荣恒部队驻地,大喊道:“我
如梦菲记
2025-07-15 13:53:1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