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李讷带丈夫王景清前往监狱探望母亲江青,江青饶有兴趣的看向王景清,看到对方表现有些紧张,便问他是怎么和李讷走到一起去了的?听到母亲这样问,李讷心里顿时有点忐忑……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80年代的一天,李讷带着丈夫王景清前往监狱探望母亲江青,这是两人婚后第一次一起出现在江青面前,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紧张气息。 江青坐在玻璃隔断后的椅子上,看着站在李讷身旁的男人,目光里带着几分探究,王景清神情有些拘谨,显然他知道这次见面意义重大。 江青目光停留在他身上许久,终于开口问他是如何和李讷走到一起的,李讷听到这句话,心里猛地一紧,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王景清是李银桥的老战友,李银桥早年曾是毛主席的卫士长,在特殊年代里,他和妻子韩桂馨一直默默关心李讷的生活,那时候李讷独自抚养儿子,身体不好,生活也比较清苦。 李银桥夫妇知道她的难处,也明白她的顾虑,她的第一段婚姻并不顺利,那场婚姻虽然得到了毛泽东的支持,却因生活习惯、文化差异等原因最终以离婚告终。 毛泽东在世时,对李讷的婚事向来采取尊重的态度,李讷二十多岁时,毛泽东就曾说过,婚姻是她自己的事情,可以找工人,也可以找农民,他不会干涉。 那时候,李讷在江西五七干校劳动,结识了一位叫小徐的青年,对方家境普通,工作朴实,两人在相处中建立了感情。 毛泽东了解情况后表示同意,还亲自批示了婚事,江青对此意见很大,但毛泽东表态后,她也只能默认。 婚后,李讷和小徐生活了一段时间,慢慢发现彼此在性格、理念上差异较大,尤其是进入婚姻之后,生活压力逐渐显现,夫妻间争执也越来越多,虽然他们有了一个儿子,但这段婚姻最终还是结束了。 离婚后,李讷带着孩子独自生活,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常年要去医院治疗胆结石和妇科病,那几年,她极少出现在公开场合,朋友也很少联系,她曾经对人说,自己是江青的女儿,在那个时候,没有人愿意主动靠近。 李银桥和韩桂馨见她如此,心里十分不是滋味,韩桂馨提议帮她物色合适的对象,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李讷最初拒绝了,她觉得自己的身份太敏感,不想连累别人。 韩桂馨劝她别这么想,说她不只是江青的女儿,更是毛主席的孩子,谁也没有资格看不起她,李讷没有再说话,这让韩桂馨觉得事情还有希望。 1984年,王景清到北京来看望李银桥,两人多年未见,聊起往事十分亲切,王景清是老革命,十三岁就参军,在中央警卫师服役多年,还曾担任过刘少奇的警卫员。 后来调到云南,任怒江军分区参谋长,那时候他已经离婚多年,一个人生活,李银桥觉得王景清是个可靠人,老实厚道,有担当,也有生活经验,再加上他对再婚也有意愿,便萌生了撮合两人之念。 第一次见面时,李讷对王景清印象不错,王景清沉稳寡言,却做事踏实,没过几次见面,两人就决定试着过日子,1985年,他们正式结婚了。 婚礼很简单,只请了几位熟识的朋友,摆了一桌便饭,王景清结婚后很快把离休手续办了,将关系转到了北京,他接过了家里的全部家务活,买菜、做饭、修门窗样样不落。 他知道李讷身体不好,常年要吃药看病,便省吃俭用帮她请了保姆照顾孩子,有一次他去肉铺买肉,卖肉的师傅感慨说,以前李讷只舍得买几毛钱的肉,现在她的日子终于过得好些了。 婚后不久,李讷带王景清去看望江青,这是她们母女多年疏离之后的重要一面,见到王景清,江青先是打量了一番,然后慢慢露出了一丝笑意,她听说王景清曾是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对这个女婿多了几分亲近感。 王景清回答说是李银桥和韩桂馨介绍的,江青听完,轻声说了句他们是好人,李讷站在旁边,心里一下子轻松了许多,这是她第一次在母亲面前感受到认同和宽慰。 此后多年,李讷和王景清相伴度日,他们不张扬,也不刻意表现,两人喜欢书法和绘画,常常在家中练字作画,王景清晚年写书,李讷陪他翻资料、找人采访。 他们共同生活了三十多年,直到2021年王景清去世,享年九十四岁,对于李讷来说,这段婚姻没有轰轰烈烈,却足够温暖。 她终于拥有了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平凡而稳定的家庭,也找到了可以依靠的那个人,这一次,她的选择得到了亲情的认同,也经受住了生活的考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源:待到山花烂漫时——李卓韦心中的家国往事——中红网
1938年4月16日,周总理陪着张国焘到武昌面见了蒋介石,可张国焘开口的第一句话
【3评论】【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