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速收费站停电,车堵了两公里,可收费员却挨个收费。轮到男子时,男子硬杠收费

烟雨评社 2025-07-15 12:53:32

江苏,高速收费站停电,车堵了两公里,可收费员却挨个收费。轮到男子时,男子硬杠收费员:“堵车200米,不应该免费放行吗?”收费员没想到男子居然这么明白,于是收费员连忙向领导请示,领导让男子免费,可男子不干了,直接质问:“我免费了,难道其他老实本分的人就不配免费吗?” 停电让江苏苏州一个高速收费站瞬间瘫痪。电子系统失灵,车辆排起了望不到边的长龙,焦躁的鸣笛声与抱怨声混杂在一起,堵得水泄不通。 面对混乱,工作人员只好启动人工收费,试图一点点疏导车流。不远处一块醒目的指示牌正高高矗立,上面白纸黑字写着一条明确规定:“排队超过200米就应该免费放行”,工作人员对此只字不提,不仅不告知,还不执行。 一位急着赶去开会的男车主,在漫长的等待后终于弄清了状况,也发现了这块“被遗忘”的指示牌。他排队的长度早已不是200米,而是两公里。 他当即上前质问,明确提出自己完全符合免费放行的条件。面对这有理有据的质疑,收费员一时语塞,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只能回应说需要请示领导。 谁知领导到场后,虽然承认了规定的存在,却给出了一个荒唐的解决方案。他要求车主先按正常流程缴费,然后他再通过个人手机转账,将钱退还给车主,并美其名曰“这不就相当于免费了吗”。 车主心里充满愤懑,觉得这番操作实在多此一举,可当时也别无他法,只能照做。他越想越不是滋味:自己开口问了,就能享受“免费”待遇,那那些没问、不懂政策的司机,不就只能老老实实掏钱吗?这明摆着是在欺负老实人。 这番折腾过后,男子的不悦并未平息。他将这段经历发到网上,迅速引发了轩然大波。许多网友直言,如果不是这个视频,自己压根就不知道还有“排队超200米免费放行”的规定。 更多人则对收费站的做法提出尖锐质疑:既然规则允许免费,那人工收上来的钱到底进了谁的口袋,那些已经乖乖付了钱的车主,又该如何讨回公道。 这件事最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在于一条明文规定的公共政策,在现实中竟变得如此随意,完全看人下菜。白纸黑字的规矩,成了一纸空文,仿佛只是一种摆设,专门留给那些懂政策、敢于较真的人去争取。 哪怕是领导亲临现场,也没有拿出一个公正统一的方案,反而是用“先交后退”这种和稀泥的办法来敷衍了事。这种做法,不仅彻底掏空了规则本身的严肃性,更是对责任的公然推卸。 至于那些早已刷卡走人的车主,他们的权益又该由谁来保障,这种双重标准,严重违背了公平原则,让守规矩的老实人吃了亏,也深深地损害了制度的公信力。 不过,并非所有突发状况都只能如此收场。去年11月,临城南收费站同样遭遇停电,但处理方式却堪称典范。当晚九点,市电因故中断,收费站立刻启动应急预案。 电工第一时间排查故障、上报情况;收费员则迅速打开应急照明,一边安抚车主情绪,一边维持现场秩序,防止剐蹭。整个过程分工明确,有条不紊。短短几分钟后,电力便得以恢复,车道通行顺畅,现场无人抱怨,也未造成拥堵。 苏州和临城南这两个案例,清晰地映照出公共服务在应对危机时的天差地别。从中我们不难发现,仅仅有制度是不够的。 应急预案不能只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文件,必须经过反复演练,确保一线人员在突发状况下能各司其职,而不是手忙脚乱。 对于“排队超200米免费放行”这类明确的惠民规定,必须赋予一线工作人员直接执行的权力,不能让他们想按规矩办,又怕担责任,最后只能层层上报,错失良机。规则的生命力在于不折不扣地执行,而不是悬挂起来供人观赏。 说到底,规则的设立,是为了保障每一个人的平等权益,而不是沦为少数人受益、多数人吃亏的工具。当白纸黑字的条款在现实中变成可以伸缩的橡皮筋时,它伤害的不仅仅是几个司机的利益,更是整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信任。 所以,这个规则应该牢牢记在收费员的心里,现在依然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规定,但这不应该因为别人不知道反而去让别人吃亏,收费员应该清楚告知,希望这类事件不要再发生,本来应该是对百姓好,却因为不知道这一规定而被别人钻了空子。 信源:法治进行时

0 阅读:609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