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去世那天,汴京城静得出奇。他活了八十一岁,一生三次称帝,两度退隐,活得比父兄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7-15 09:43:39

赵构去世那天,汴京城静得出奇。他活了八十一岁,一生三次称帝,两度退隐,活得比父兄都久。南渡江南,他孤身撑起一座王朝。可当宋孝宗想给他庙号“世祖”时,朝堂却炸开了锅。议了一天又一天,最终还是被否了。皇帝开国,不让叫“祖”?

赵构的登基,不是光宗耀祖,是仓皇逃命。

1127年,北宋亡了。靖康元年春,金兵两度破汴京,徽宗、钦宗被俘,王公大臣尽数北上。赵构此时还是个“康王”,在河北转战,在扬州奔逃,满朝文武已作鸟兽散。

同年六月,赵构在应天(今商丘)仓促即位,年号建炎。那天没鼓乐,也没仪仗,他穿着白衣,在将士围观中登基。人们心里明白,这皇帝,是亡国之后的“备胎”。

可他扛下了。

没有兵,他借;没有人,他招;没有钱,他勒紧裤腰带凑。绍兴年间,他顶住金人进攻,一面议和,一面修治江防,手里攥紧了半壁江山。岳飞、张浚、韩世忠、李纲——一个个将星,在他掌下崛起。

但赵构的心思,不全在复国。他更怕激起战端。他压岳飞、签和议、撤战线,只求稳不求胜。他要的是江南安稳,不是北地归来。

1162年,年过六旬的赵构,把帝位交给赵昚,改称太上皇,彻底退居德寿宫。南宋新气象,从孝宗开始。但赵构,才是真正站在开国终点的那个人。

禅位后,赵构没真隐居。

他搬进德寿宫,日子过得体面讲究,饭食、侍从、仪仗一应俱全。每天清晨,侍女焚香、宫人奏乐,他听书、作画、写字,活得比皇帝还皇帝。

可他也管事。国政大事,他虽不干预,但孝宗每遇大事,依旧派人请示,礼节从不敢减。赵构用“太上皇”这个身份,稳住南宋的中轴神经。

他的长寿,是奇迹。群臣都以为他活不过七十,结果他硬生生活到八十一。德寿宫门前,年年都是红火灯笼、寿桃堆满。可每逢宫里大宴,他却总一个人坐着,不言不语。他没子嗣,孝宗虽亲近,始终非亲生。这种关系,就像半截线,拉着,却断着。

1187年,赵构病重。太医院束手,宫中预备后事。农历十月初八,南宋第一代皇帝静静离世。

他走得安详,却留下一道难题:该用什么庙号纪念他?

庙号,是帝王死后的名字。用“祖”者,代表开创基业,开疆拓土;用“宗”者,代表继承先业,守成维稳。

赵构,作为南宋开创者,理应用“祖”。孝宗便提议称其为“世祖”——意指南宋再起的创始者,功在社稷,流芳百代。

可群臣炸了锅。

礼部、翰林院、史馆全站出来反对。首条理由:赵构虽登基,但并非真正“开国”。从血脉上看,他只是北宋一支“余脉”,南宋是偏安,不是新朝。

第二条:称“世祖”者,在中国历史上必须是大一统王朝缔造者。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那才叫“祖”。赵构只是守住了半壁江山,何谈“世祖”?

第三条,讳。北宋已有太祖、太宗、高宗,赵构若再称“世祖”,历史排序混乱,后代难理。

孝宗不愿。他私心敬重这位“养父皇”,若无赵构南渡,就无今日南宋。但在朝堂激辩、礼官据典争论数日后,他终于妥协了。

最终定名——“高宗”。

“高”字两面解。或为仿周“高宗武丁”之意,寓中兴;也可解为“高居德位”,中正之义。

赵构庙号最终定为“高宗”,谥号长得惊人——“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庙号被确定后,全国为之建庙祭祀,永思陵随即营建。

民间对他评价复杂。有人说他软弱,背弃岳飞,签“绍兴和议”,割地求安;有人说他稳重,在最混乱的时刻救下了半壁江山,保住中华文脉。

历史总是如此。他不是岳飞,也不是赵匡胤。他是那个在父兄被俘、社稷将倾时,挺身而出、顶住北风,在山河断裂的缝隙里,重拾政权、缝补天下的人。

庙号不能解释一切。但“高宗”这个名字,隐含了一个时代的矛盾:既不是开国之祖,也不是亡国之君。他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了那个难得的支点。

赵构活得久,走得静,却在死后掀起了文臣之间的激烈争议。他想留下的,是“世祖”——希望被后人铭记为中兴之主。可历史记住他的,却是“高宗”——既高位,也高难。

南宋这艘船,从他掌舵起航,走过暗礁,也躲过风暴。庙号之外,是复杂人心,是功过是非。那个在应天仓促称帝、在德寿宫静静离世的老人,留下的不止是一段王朝,还有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0 阅读:2538

评论列表

-杨

-杨

12
2025-07-17 20:59

当平民可以软弱,做皇帝可不能没有尊严,赵构父子三人真是刷新了认知

天涯无根水 回复 -杨 07-22 02:00
赵构文武双全,胆识过人,能屈能伸,杀伐果断。不是大家印象中的样子,其实在当年的历史环境下能做到那样非常不错了。现实不是小说,不是演义。说书人一张嘴就直捣黄龙把金国灭了。当年赵匡胤拥有那么多有战斗经验的精兵良将,还有整个大宋的财力支持连燕云十六州都收不回来。车神赵匡义更是几乎全军覆没连命都差点丢了。到真宗金军更是打到了离开封城不远的澶州,战争最重要的就是人力和财力,你不会天真的以为赵构刚建立的南宋财力比整个大宋雄厚吧,所谓的中兴四将比赵匡胤那批在五代十国刀头舔血死人堆里杀出的战将更猛吧。所以在当时的条件下北伐收复中原根本做不到,比起赵大,赵二收复燕云十六州更难。最好的决策就是在淮河秦岭大散关一线容易防守的地方用有限的兵力财力组织金兵继续南下,守住半壁江山保境安民就不错了,如果在继续北伐不但中原收不回南宋都会激起民变保不住了,事实上由于加租筹集军饷江西,湖南湖北所谓的鱼米之乡都已经爆发农民起义了,赵构故意派岳飞,辛弃疾等主战派将领去镇压也是让他们明白朝廷财政吃紧维持不了大规模长时间的战争。

-杨 回复 07-21 21:01
至少之前是贵族王爷吧,基本的气节都没有

Fyz

Fyz

10
2025-07-17 15:35

完颜九妹

db

db

6
2025-07-17 18:43

这个也出来洗了,北方民众;人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就是你这样人太多了

假装忧国忧民

假装忧国忧民

4
2025-07-25 16:24

话说回来,赵构弱还是朱由检弱,大家都骂赵构,人家至少守住宋朝半壁江山,朱由检却守不住明朝,客观的说乱世之中的皇帝,赵构不算很差了!

老王

老王

4
2025-07-17 17:01

南宋的人是不知道他们是南宋的

火龙果

火龙果

3
2025-07-15 18:15

配个童贯的像干嘛?[抠鼻][抠鼻]

因扎吉

因扎吉

2
2025-07-29 18:22

他退位的时候56岁,当了25年上皇

往事如风

往事如风

2
2025-07-20 20:23

这个南宋开国昏君。

春风拂面

春风拂面

1
2025-07-18 06:41

赵构在汴京死的,他收复中原了?

天涯无根水 回复 07-22 02:06
错把杭州做汴州。灞桥在许昌,洛阳桥在泉州,

湖南德迈森电子科技

湖南德迈森电子科技

1
2025-07-18 08:32

祖有功是宗有德,凭什么上庙号

回天 回复 07-21 10:09
南宋的老百姓可不认为赵构差,毕竟北面收复没有,关南方百姓和士绅什么事。从崖山海战后十万人殉国可以看出,他们对南宋还是很认可的,这跟后面南明的情况完全是两样,所以当时给他上庙号没问题。看轻南宋和赵构的思想是从后面明代大一统后主流思想混入北方思想才开始的。

猜你喜欢

小牧童那小罡吖

小牧童那小罡吖

天罡星,北斗七星的斗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