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慈禧问一个年轻女子:"你有丈夫了吗?"女子回答说:"太后,我已经守寡14年了!"慈禧听罢一抬手,李莲英秒懂,取来了笔墨纸砚,女子不解,只见慈禧大笔一挥,女子看后潸然泪下! 那是个阴沉的午后,紫禁城的琉璃瓦上积着厚厚的灰。慈禧坐在雕花木椅上,手指间把玩着一枚翡翠扳指。她眯着眼打量眼前这个穿着素色旗袍的年轻女子,突然开口问了这么一句。女子名叫林婉清,是刚被选进宫的才女,听说还会作诗。 婉清低着头,手指绞着帕子。14年前丈夫病逝时,她才刚满16岁。这些年她靠给人抄书、绣花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没想到会被选进宫,更没想到会在这金碧辉煌的宫殿里,被太后这样问起。 李莲英端着笔墨纸砚过来的时候,婉清还在发愣。她看着慈禧拿起毛笔,在宣纸上龙飞凤舞地写着什么。那支笔像是有了生命,在纸上跳跃着,墨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婉清不识几个大字,只能看见那些黑色的笔画像虫子一样扭来扭去。 等慈禧写完,把纸递给她时,婉清才看清上面写着:"赐林氏贞节牌坊一座,以彰其德。"她的手开始发抖,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14年的守寡生活,那些深夜里的哭泣,那些旁人的闲言碎语,此刻都化作了这张薄薄的纸。 可婉清很快就止住了眼泪。她想起丈夫临终前握着她的手说:"婉清,活着就好。"是啊,活着就好。什么贞节牌坊,不过是统治者用来束缚女人的枷锁。她突然觉得可笑,自己竟然为了这样一张纸感动得流泪。 慈禧看着婉清的反应,嘴角微微上扬。她太了解这些女人了,给点虚名就能让她们感恩戴德。在她眼里,婉清和那些宫女太监没什么区别,都是她手中的棋子。 婉清把纸折好揣进怀里,向慈禧行了个礼。她决定把这个所谓的"恩赐"带回家,就当是个笑话。出了宫门,她直奔城南的书店,买了几张红纸,开始写诗。这些年她攒了不少诗稿,是时候拿出去卖了。 几天后,京城里开始流传一首诗:"十四春秋守空房,一纸牌坊换泪行。谁言女子须贞节,且看人间有真情。"这首诗很快传到了慈禧耳中,她气得把茶杯都摔了。可已经晚了,婉清的诗已经在民间广为传诵。 后来有人说,那座本该立的贞节牌坊,最后变成了婉清的诗集。也有人说,婉清后来离开了京城,去了江南,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但这些都只是传说,没人知道真相如何。 历史总是这样,胜利者书写的故事里,总少不了几个贞洁烈女。可那些真实活过的女人们,她们的喜怒哀乐,又有谁真正在乎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1900年,慈禧问一个年轻女子:"你有丈夫了吗?"女子回答说:"太后,我已经守寡
夜微凉初夏风
2025-07-15 08:34:48
0
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