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打针,国外分钱”,科兴生物分红280亿。这是肯定的,当时科兴疫苗赚钱就像印钞机一样源源不断的印钞票。可是,相关部门有说明外资持股25%吗?现在还说这些只是自找烦恼而已,人家钱都分了,还怪科兴生物分钱,当时多少人觉得自己能够打上了科兴疫苗而感到自豪啊!网上不知道多少人说科兴疫苗是真正的纯国产货,还说科兴疫苗的质量比欧美国家的好的多了。有个金某荣说,沙特的富豪花了十几万才能打上科兴疫苗。现在还怪人家分钱280亿,当时排队打疫苗那个人山人海的场面可以说前所未有,难道真的是自己愿意在那里排几个小时的队才能打上疫苗的吗?当时谁敢不打疫苗寸步难行,除非你不出远门,一路上行程码和打了疫苗的绿码,到了人家公司的门口还有探温正常才可以进入人家的公司,你认为那时候的人很容易吗? 这事翻出来说,确实有点五味杂陈。那会儿小区门口的疫苗点,凌晨四点就有人搬小马扎排队,太阳底下晒得满头汗,手里攥着身份证盼着叫号。有个开出租车的师傅跟我说,一天接了八单,七单乘客上车就问“你打疫苗了吗”,没打的话人家宁愿换车。那时候的绿码,比钱包还重要,去超市、坐地铁、回小区,少了它真是寸步难行。 谁能想到后来会扯出外资持股的事?当时网上都在传“科兴是咱自己的疫苗”,看到沙特富豪花高价求着打,还觉得挺提气——咱国家的疫苗能让外国人抢着要,多牛啊。有老人拿着接种凭证跟街坊炫耀,说“这比当年的粮票还金贵”。那种自豪感是真的,毕竟在病毒最凶的时候,能有疫苗护着,心里踏实多了。 现在吵分红的事,其实吵的是另一回事。有人觉得“咱排队打针,外资躺着分钱”不公平,可做生意本来就有股权一说,外资当年投了钱,按规矩分红也挑不出法律错处。只是那会儿大家一门心思防病毒,没人去细究股东名单,现在回头看,难免有点被“蒙在鼓里”的感觉。 更让人纠结的是“自愿”这两个字。说是自愿接种,可处处需要绿码,这不就成了变相的“必须打”?有个刚毕业的姑娘,为了入职新公司,顶着发烧硬去打了第二针,结果烧得更厉害,在床上躺了三天。她说不是怕打针,是怕没工作,那种无奈劲儿,好多人都懂。 说到底,这事儿最该想明白的是:特殊时期,疫苗是救命的,企业赚钱也正常,但信息得透亮。要是早说清外资持股的情况,大家心里有个数,现在也不会吵得这么凶。毕竟咱普通人在意的不是企业赚多少,是别让那份在疫苗点晒过的太阳、熬过的夜,最后成了别人账本上的数字游戏。 现在再提这些,不是要否定疫苗的作用,更不是要翻旧账找不痛快。只是希望以后再遇到这种事,能让大家明明白白——知道自己打的是什么,知道谁在为它买单,也知道谁在从中获益。这样的话,不管是排队的汗水,还是心里的自豪,才更踏实。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宗馥莉刚上任就急着转移股权、清洗领导层,原来宗庆后还有其他继承人
【3评论】【4点赞】
AA
蹭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