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不冤?”河南洛阳,一男子的妻子和母亲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相继离世,只剩下了10

姜海楠聊社会 2025-07-14 17:03:46

“冤不冤?”河南洛阳,一男子的妻子和母亲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相继离世,只剩下了10岁的女儿和他相依为命,然而男子表示自己太悲痛想要出去散散心,却一出门就是2年没有回来!   河南洛阳的张先生,原本有个普通的家,和妻子过了十来年,守着个可爱的女儿,日子里满是烟火气,两年前的事,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雹,砸碎了这份安稳。   在一个半月里,母亲和妻子先后走了,连母亲最后一面,他都没赶上,巨大的悲痛像块石头压在心上,张先生说想出去散散心,这一走就是两年,家里只剩下十岁的女儿,跟着姥姥过。   姥姥既要照顾外孙女,又要惦记女婿,急得直上火,女儿天天哭着要爸爸,打电话过去,那头总说在外地干活。   有回孩子拿着考了98分的数学卷子,抽抽搭搭地问啥时候回家,电话那头沉默半天,也只换来一句敷衍。   这两年里,家里的矛盾没断过,妻子刚走那会儿,张先生闷着不怎么管孩子,姥姥一气之下往法院递了传票。   他还在电话里委屈,说丈母娘天天骂他窝囊废,姥姥也有委屈,说他不管孩子,还反过来嫌自己逼得紧。   后来媒体听说了这事,想找张先生聊聊,劝他回家担起责任,可电话被挂断了,没办法,记者只好托居委会传话,让他回来商量孩子的事。   消息一报道,网上炸开了锅,有人猜他外面有了新家,有人骂他遗弃孩子,甚至还有人咒他老了没人管,那些没根据的话,偏偏还有不少人点赞。   不过这些声音没影响到最后的结果,姥姥早就撤了法院的传票,就盼着他能回来,孩子不能没有爹。   前两天,张先生背着行李站在了家门口,女儿一下子冲上去抱住他的脖子,怎么都不肯撒手,现在父女俩正试着重新过日子。   有邻居早上看见张先生送孩子上学,书包带子都没给女儿系好,自己倒先红了眼眶,其实张先生心里也不好受。   后来他说,妻子刚走那会儿,经济紧张,丈母娘天天骂他窝囊废,他实在扛不住才躲开的,还说要是没有孩子,自己都想放弃了。   说起来,亲情里从来都少不了磕绊,有失去亲人的痛,有责任扛不住的难,也有互相指责的怨,但终究还是连着根的,就像张先生,不管走多远,孩子那句“爸爸你啥时候回家”,还是能把他拉回来。   只是有一点得明白,亲人之间,尤其是父母和孩子,抚养子女和赡养父母本就是该尽的义务,再伤心,再难,也不能把这份责任丢在一边。   孩子需要爸爸,老人需要依靠,这些都不是“想喘口气”就能躲开的,张先生躲了两年,孩子的成长里缺了两年的陪伴,自己心里也攒了两年的愧疚,其实得不偿失。   现在父女俩重新搭伙过日子,虽然还有生疏,但慢慢总会好的,亲情就是这样,哪怕有过裂痕,只要愿意回头,愿意重新去疼,去担责,总能慢慢暖回来。   这样的故事并非孤例,重庆忠县女孩陈玉洁,12岁时母亲离世,父亲因车祸瘫痪在床,她辍学种地、进城打工,整整11年背着父亲四处求医。   每天凌晨6点起床给父亲按摩、擦背,中午赶回家帮父亲排便,晚上换药、洗衣到深夜。有人劝她把父亲送养老院,她红着眼眶说“他是我爸爸,我不可能不照顾他”。   这份坚持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也让我们看到,亲情里的责任,从不是轻飘飘的一句话。   北京八旬李大爷的遭遇,则撕开了多子女家庭的另一重现实,李大爷每月5000元退休金,除去医药费所剩无几,想雇保姆却遭外地子女拒绝。   法院判决两子女每月各付1000元赡养费,可拿到钱的李大爷却对着社区工作人员叹气“他们给的是钱,可我想要的是周末能陪我吃顿饭的人”。   深圳单亲妈妈张慕迎的故事,又让我们看到亲情的另一张面孔,女儿宁宁3岁时被确诊“儿童癌症之王”神经母细胞瘤,她带着孩子辗转上海、广州、西班牙,花光积蓄200多万。   当癌细胞转移到骨髓,医生说还需200万治疗费,她抱着女儿在医院走廊哭到虚脱,却咬着牙说“我可以放弃自己,但不能放弃她”。   这样的孤勇,让我们在张先生的逃避之外,看到了亲情里最滚烫的底色。   这些故事像一面面镜子,照出亲情的多面性,它可以是陈玉洁背上的父亲,是张慕迎怀里的女儿,是李大爷账本上的赡养。   希望张先生最终明白的,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唯有回头才能修复裂痕,而那些在风雨中依然紧握的手,那些在误解后依然敞开的怀抱,才是亲情最珍贵的模样。   毕竟,这世上最温暖的三个字,从来不是“我爱你”,而是“我在呢”。

0 阅读:53
姜海楠聊社会

姜海楠聊社会

品社会百态,看百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