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危险了!河南郑州,11岁男孩去钓鱼,甩竿时被鱼钩勾住脖子。医生检查发现,鱼钩长度越1.5厘米,扎住的位置距离颈动脉4公分左右。医生称,多亏男孩没有私自处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7月13日,小莉帮忙报道,一11岁男孩平时就喜欢钓鱼,现在放了暑假,没有事的时候,更是经常外出钓鱼。
别看男孩年龄不大,不过钓鱼经验却十分丰富,甩竿的动作干净利索,结果没想到,平时万无一失,这次却出了意外。
小男孩在甩竿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鱼钩一下子扎进了肩颈的地方。
男孩担心会被父母责骂,本来想自己处理,可是手一摸就疼的受不了,无奈之下这才去了医院。
医生经过检查之后,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经过检查,这个鱼钩长度约1.5厘米,而鱼钩扎进的位置,距离颈动脉仅有4厘米左右。
医生表示,如果这个鱼钩扎进了颈动脉,或者男孩私自处理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
另外医生也提醒广大钓鱼爱好者,为了防止鱼儿上钩之后脱钩,现在的鱼钩均有倒刺,一旦插进皮肤内,一定不能私自处理。最好的处理方式还是要到最近的医院进行处理。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该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第一,未成年人在假期期间,父母作为监护人,应该进到安全保护的义务。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履行下列监护职责: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情感需求;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并进行合理管教等。
在假期内,是未成年人出现意外的高发期,作为监护人,在平时一定要关注未成年的心理状态以及安全方面的提醒,一定不能让未成年人私自外出。
第二,如果这根鱼钩扎进了其他人的身体内,男孩还需要对他人进行赔偿。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一旦对他人造成伤害,即便男孩还属于未成年人,因此造成的损失,应该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第三,渔具店的老板可以将鱼钩售卖给未成年人吗?
《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在这里需要从两方面进行考虑,第一,如果鱼钩的价格不高,购买行为与8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年龄智力相适应,那么渔具店的老板又可以进行售卖。
第二,如果余购的价格比较高,或者渔具店的老板发现购买人的购买行为,已经超出了其年龄以及能力的范围,如果老板仍将鱼钩进行售卖的话,一旦出现问题,那么将承担一定的责任。
对此你怎么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