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36与歼-50各有优劣,但其设计理念和应用方向存在显著差异。 歼-36的设计理念: 歼-36的设计较为激进,采用三发动力布局,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发动机的瓶颈问题。通过三发动力的配置,歼-36能够保持较大的航程、足够的载油量以及发电功率,此外也具备了大雷达和双人或三人驾驶的能力。为了进一步简化设计并降低成本,歼-36的子系统要求较低,部分子系统可能会采用歼-20的技术。总体来说,歼-36的系统设计灵活,强调功能的实际应用,减少了对过度复杂技术的依赖,这使得它在某些方面的设计实现上具有优势。 歼-50的设计方向: 相比之下,歼-50则是传统的五代机设计思路,虽然也具备一定的先进性,但在应用方案上更多沿袭了常规的五代机设计路径。歼-50的整体思路更注重隐身性、机动性以及雷达和导弹系统的协同工作,但可能在某些创新方面略显保守,尤其是在发动机和子系统方面可能面临更多的技术瓶颈。 歼-36的优越性: 从应用的角度来看,歼-36更注重长航程、大航程和快速进场的能力,尤其是在现代空空导弹应用的背景下,歼-36的设计更加面向未来空战的需求。歼-36在机载系统和空中指挥能力上的潜力较大,尤其是它在可以指挥多个中大型战斗机或侦查无人机的能力上,这种多任务功能的应用使其在未来的空中作战中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优势。 总结: 从设计和应用思路上来看,歼-36显然是为了未来战场的复杂需求而做出的创新设计,特别是在与空中指挥和无人机协同作战的能力上,展现出其在现代空战中的优势。而歼-50则更多沿袭了传统五代机的设计理念,注重隐身和空战性能。两者的设计各有优势,最终的“优秀”与否取决于具体的应用需求和未来战场的变化。
实话实说,歼35A(空军型)的采购量肯定不会有歼20那么多,能达到300架就很不
【9评论】【9点赞】
哈哈哈
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