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的杨伟光,在没有上报的情况下,擅自做主在《新闻联播

尔说娱乐 2025-07-14 11:14:26

1993年,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的杨伟光,在没有上报的情况下,擅自做主在《新闻联播》之后插入了一段30秒的广告,广电部部长得知后立马就急了,杨伟光怎么能这么做!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93年底,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杨伟光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他拍板,在《新闻联播》之后,《天气预报》之前的这段黄金时间,增加一段三十多秒的广告。   这在当时来说,简直就是离经叛道之举。   时任光电部长的艾只生觉得非常不可思议,直接打电话亲自询问杨伟光详情。   虽说很多人都不理解他的这个决定,但是杨伟光还是“一意孤行”,坚持加上了这段广告。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新闻节目的经济价值被开发了出来。   央视开始对《新闻联播》后的这段黄金时段进行招标,众多企业趋之若鹜,不惜砸重金也要拿下这一时段的广告位。   这段时间的招标金额,占据了CCTV十六个频道广告收入的一半以上。   到2007年,这段时间的招标总额达到了80亿。   央视也靠着这一时段,扭转了之前入不敷出的情况。   而杨伟光对电视改革做出的贡献还远不止于此。   1985年,杨伟光50岁,是中央广播电台的副台长。   但是,那一年的央视春晚差到极致,一晚上就收到了几麻袋的批评信。   因此,杨伟光临危受命,被调到了中央电视台当副台长。   不过,他主管的是新闻栏目。   他到任之后,很快就发现了新闻栏目存在的问题。   他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比如扩大报告面,对行业、地区、国家的大事都要有全面的反映。   不仅如此,他还要求《新闻联播》的内容从十几条变成三十几条,每一条都必须要保证质量。   在他的硬性要求下,《破产法》、双跨珠峰等事件都率先在央视播出。   但要说电视新闻的改革,还要从《东方时空》开始。   东方时空开播在1993年,那一年正好是毛主席诞辰100周年。   因此,筹备小组在给节目取名字的时候,一直陷入到要加入“太阳”两字的思维中。   一开始,他们报上来的名字是《新太阳60分》,意为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开始。   但是,这个名字被杨伟光一票否决。   既然是“新太阳”,那难不成还有“老太阳”?   尽管杨伟光提出了反对,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坚持要用这个名字。   杨伟光毫不留情地说:   “谁都知道过去把毛主席比成太阳,你来个新太阳是什么意思?”   此话一出,大家都无可辩驳。   筹备小组又报上来十几个名字,杨伟光一眼就挑中了“东方时空”这个名字。   之后,他又拍板将《东方时空》放在早上七点钟播。   在当时,中央台在八点才会开始放节目。   这样一个呕心沥血的节目,放在冷门时段播,多少有些让人不满意。   但是,在电视改革的时期,这样一个新题材的节目,应该让观众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最终 ,《东方时空》在7点播出,很多人也养成了在这个时间看新闻的习惯。   1998年,杨伟光又开始对春晚出手。   在此之前,春晚是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要上的舞台,因此根本不需要支付演出费用。   但是,杨伟光提出不管多少,一定要给,否则就是不尊重对方的劳动。   不仅如此,他还在除夕前三个月,提出要建一个演播大厅。   因为以前的演播厅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很难将春晚这样一年一次的大场合办出气势。   就这样,他们用了85天的时间,将占地1800平的1号演播大厅建好。   果不其然,那一年的春晚受到了很多好评。   杨伟光在职期间,对央视节目进行了大量改革。   他也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将央视做成了世界一流的强台。   2014年9月20日,杨伟光去世,享年79岁。   他曾经开创的那些举措,一直沿用至今,也让央视的节目越办越好。 主要信源:(中国新闻网——央视原台长杨伟光病逝 曾发掘白岩松崔永元等名嘴)

0 阅读:1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