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后,当过抗联军长,后来投敌的谢文东,被国民党委任为中将支队长,在合江的匪首里,以谢文东兵力最多,为恶最大。 说起来也好笑,签发委任状的“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自己也不过是个中将,却给能东北的一众土匪头子,大肆发放少将、中将的帽子。当然,这种”帽子“肯定是没有在南京备案的。 谢文东的人生轨迹充满了投机与反复,“九一八”事变后,他在家乡拉起了一支抗日武装,辗转于各地作战。1936年,谢文东加入抗联,所部编为第八军。 1939年,在日军的“大讨伐”中,谢文东因母亲等十几个亲人落到了日军手里,加之意志也不坚定, 在日军的劝诱下,率少数亲信部下投降。 谢文东投日后,本来想混一个伪军军官的职务,但日军对他并不放心,只是让他去勃利县充当“勤劳俸仕”大队长,这个伪大队长的主要任务,就是替日军管理劳工。 抗战胜利后,谢文东又趁机拉起一支武装,并接受了国民党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的委任,出任“合江保安军第二集团支队”中将司令官。 获得 “中将支队长” 头衔的谢文东,俨然以国民党的 “正规军” 自居,他带领匪众对合江地区大肆侵扰。 谢文东匪部以 “筹集军饷” 为名,挨家挨户地搜刮粮食、财物,稍有反抗便大打出手。许多百姓辛辛苦苦积攒的家当被洗劫一空,不得不流离失所,忍饥挨饿。 仅在1946年初的一个月内,谢文东匪众就在合江的五个县内抢掠粮食达数万石,抢走牲畜数千头,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在东北行辕、保安司令部的遥控下,谢文东率部不断袭击东北民主联军建立的根据地。 1946年2月,为了配合国军在前线的进攻,谢文东的匪众不断袭扰东北民主联军的驻地和运输线路。他们利用对当地地形的熟悉,采取伏击和骚扰。 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3月,谢文东匪众在勃利县附近伏击了一支民主联军的运输队,抢走了大量物资,造成了好几十名战士的伤亡。 谢文东匪众的烧杀抢掠行径,让合江地区的百姓恨之入骨,纷纷期盼着民主联军能够早日将这股匪患剿灭。 1946年下半年,合江军区在腾出手后,决定部署对谢文东匪部的围剿行动。 合江军区司令员贺晋年亲自制定了围剿计划,他根据谢文东匪众流动性大、熟悉地形的特点,采取了 “分片包围、逐步压缩、重点清剿” 的战术。 首先,民主联军对合江地区进行了全面的封锁,切断了谢文东匪众与外界的联系,防止他们逃窜和获取补给。 11月,围剿行动正式开始。民主联军兵分多路,向谢文东匪众活动的主要心区域发起进攻。 谢文东匪众虽然人数众多,号称数千人,但大多是乌合之众,缺乏正规的军事训练和严密的组织纪律。在民主联军的强大攻势下,他们节节败退,不得不四处逃窜。 为了摆脱民主联军的追击,谢文东采取了化整为零的策略,将匪众分散成小股部队,在山林中与民主联军周旋。 针对谢文东的这一策略,民主联军及时调整了战术,也相应地分散兵力,对小股匪众进行清剿。同时,民主联军还积极发动群众,建立了广泛的情报网络。 当地百姓深受谢文东匪众的迫害,对民主联军的围剿行动全力支持,他们主动为民主联军提供情报、带路、运送物资。 在群众的支持下,民主联军对谢文东匪众的行踪了如指掌。11月下旬,民主联军得知谢文东率领残余匪众躲藏在依兰县与勃利县交界处的一座山林中,立即组织兵力进行围歼。 战斗打响后,谢文东匪众负隅顽抗,利用山林中的有利地形进行抵抗,但终究不是民主联军的对手。经过数小时的激战,民主联军成功击溃了这股匪众,歼灭了大量敌人,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和物资。 谢文东在战斗中侥幸逃脱,但身边的匪众已经所剩无几。 谢文东逃脱后,如同丧家之犬,在山林中四处躲藏。他身边的匪众越来越少,粮食和弹药也消耗殆尽,处境十分艰难。但他仍不死心,妄图等待时机东山再起。 几天后,谢文东在逃窜过程中夺入一个破庙,被当地的村民发现。村民立即向民主联军报告了这一重要情报。民主联军迅速出动,对谢文东进行了最后的围捕。 当副连长李玉清带着十几个战士冲入破庙时,只见一个个子不高秃顶的胖子和几个人正在烤火。 李玉清和战士们举枪大吼:“谁是谢文东?缴枪不杀。” 几个土匪吓得直哆嗦,纷纷举起手。那个秃顶的胖子,喃喃说:“我就是谢文东。” 谢文东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 “中将支队长”,合江最大的匪首最终落得个兵败被俘的下场。 12月3日,谢文东被押到勃利县烈士墓前跪着枪毙了。随着谢文东的伏法,合江地区的匪患得到了彻底肃清,
抗战胜利后,当过抗联军长,后来投敌的谢文东,被国民党委任为中将支队长,在合江的匪
帝王八卦
2025-07-14 04:09: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