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在病榻上离世时,愤慨地说:“对中国来说,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做

桃花笺上赋相思 2025-07-14 00:14:56

左宗棠在病榻上离世时,愤慨地说:“对中国来说,十个法国将军,也比不上一个李鸿章做的坏事!”两个月后,胡雪岩也满怀愤懑地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在临终前,他召集所有子女,严肃地告诫他们:“千万别靠近白虎!” 光绪十一年,福州。 钦差大臣左宗棠躺在病榻上,生命已如风中残烛。他一生征战,收复新疆,被誉为晚清“最后一块硬骨头”。 此刻,他心中没有平定江山的慰藉,只有无尽的悲愤。 左宗棠叫来身边人,愤慨地说道:“误我大事者,李鸿章也!法国十个将军,不足以坏中国;中国一败,一大半坏在李鸿章一人之手!” 说完,溘然长逝。 所有人都知道左、李二人政见不合,一个是主战派,一个是主和派。但谁也没想到,左宗棠临终的恨意,竟会如此之深。 这份恨意,根植于多年前的一场外交风波。 当年,左宗棠的军队浴血奋战,从侵略者阿古柏手中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全境。大军兵临伊犁城下,随时准备用武力将其夺回。 然而,京城的朝廷却被沙俄的战争威胁吓破了胆。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极力反对与沙俄开战,主张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最终,朝廷派出的使臣崇厚,签订了一份丧权辱国的《里瓦几亚条约》,几乎将整个伊犁拱手相让。 消息传来,左宗棠勃然大怒,抬着棺材,誓与沙俄决一死战。 在巨大的压力下,清廷被迫重新谈判。李鸿章等人再次介入,最终签订了《圣彼得堡条约》。 虽然争回了伊犁的大部分主权,却依然付出了赔偿沙俄白银二百八十万两的巨大代价。 在左宗棠看来,这是奇耻大辱。将士们在战场上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却被李鸿章这些主和派的官员,用白银和妥协给葬送了。 从此,他认定李鸿章等人为了苟安,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二人之间的矛盾,已是水火不容。 这场发生在官场上的斗争,很快就蔓延到了商场。下一个牺牲品,便是左宗棠最倚重的“钱袋子”——胡雪岩。 两个月后,杭州。 昔日的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胡雪岩,在凄凉和屈辱中,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他的家产被查抄,生意被摧垮,连头上的红顶子,也被皇帝亲手摘掉。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商圣,到一贫如洗的罪人,只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 临终前,胡雪岩将自己的儿女叫到床前,喘着气一字一句地告诫道:白虎可怕,千万不能靠近!” 儿女们含泪点头,却不明白父亲临终前这句谶语的真正含义。 胡雪岩所说的“白虎”,是他用一生财富换来的一个血的教训。所谓“白虎”,指的就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官场”。 当年,正是胡雪岩凭借一己之力,为左宗棠的西征大军筹集了数千万两白银的军费。 没有胡雪岩,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伟业,根本无法实现。 因此,胡雪岩被授予布政使衔,身穿黄马褂,成了名副其实的“红顶商人”。 但他也因此,被左宗棠的政敌李鸿章,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李鸿章深知,要打击左宗棠,必先剪除其羽翼。 一个针对胡雪岩的绞杀计划,在李鸿章的授意下,由他的得力干将盛宣怀执行。 机会很快就来了。 当时,中国的生丝出口,被外商联合压价。胡雪岩出于民族义气,耗费巨资,高价收购生丝囤积起来,企图与外商争夺定价权。 李鸿章和盛宣怀要做的,就是让胡雪岩输。 盛宣怀首先散布消息,说胡雪岩资金紧张。 接着,盛宣怀又暗中联络外商,让他们务必坚持住,绝不购买胡雪岩的生丝。 同时,他又操纵旗下的电报局,故意扣押胡雪岩的商业情报。 胡雪岩囤积的生丝卖不出去,每天都在承受巨额亏损。他想从自己的钱庄调集资金周转,却发现一场针对阜康钱庄的挤兑风潮,已经悄然兴起。 为了稳住局面,胡雪岩只能忍痛将囤积的生丝低价抛售,亏损了一千多万两白银。 这笔巨亏,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在这最危急的关头,李鸿章送上了最致命的一刀。 他上奏朝廷,称胡雪岩挪用公款。一道圣旨从京城发出,命所有在阜康钱庄存有官银的衙门,立刻提款。 几天之内,遍布全国的阜康钱庄接连倒闭。 胡雪岩的商业帝国,轰然崩塌。 他被革去官职,查抄家产,从云端跌入泥潭。他想不明白,自己一生为国为民,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 直到最后,他才看清,商场的风险不可怕,可怕的是官场的无情。

0 阅读:51

猜你喜欢

桃花笺上赋相思

桃花笺上赋相思

得一玫瑰弃满山野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