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给中国10天期限,要求取消稀土限制,结果商务部只回了一句话,把他尴尬住了: 美国财长贝森特在7月1日的采访中突然“诉苦”,称中美虽在上个月达成协议恢复稀土流通,但数量仍未回到4月4日对等关税实施前的水平,这话表面是抱怨,实则是美国向中国施压,要求完全取消稀土管制。 而中国商务部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中方会加快向美出口稀土,但相应的,美国也该尽快取消对华有关限制”。 这回应可谓一针见血,直接把美国的小心思怼了回去,毕竟协议里白纸黑字写着,稀土出口采用临时许可制,有效期6个月,且明确排除军工用途,美国若想长期稳定获取稀土,就得拿出诚意,而不是一边享受中国供应,一边在芯片、航空设备等领域筑墙设卡。 现在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用命脉被攥在手里形容毫不夸张,数据显示美国83.7%的稀土供应依赖中国,重稀土领域更是高达97%,更关键的是全球92%的稀土分离能力和86%的深加工专利都在中国手中。 这意味着,即便美国从其他国家买到稀土原矿,也得乖乖送到中国加工才能用,就像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建的重稀土分离厂,成本比中国高30%,良品率还不足50%,短期内根本无法替代中国产能。 中国的稀土政策从来不是简单的贸易博弈,而是一盘关乎国家安全和全球责任的大棋,从生态角度看,过去粗放式开采导致白云鄂博矿区重度污染,如今通过集团化管理和绿色技术,矿区空气质量达标率已提升至83.7%。 从战略角度讲,稀土作为工业维生素,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不可或缺,中国有责任确保这一战略资源不被滥用,正如商务部所言,稀土相关物项具有军民两用属性,实施出口管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履行防扩散义务的必要举措。 这场博弈的本质,是中美在全球产业链话语权上的较量,美国试图通过技术封锁遏制中国发展,却忽视了自身对中国资源的深度依赖;中国则以稀土为筹码,既保护了自身利益,也为全球资源治理树立了典范。
商务部重拳出击!倒卖稀土按叛国罪论处,幕后黑手休想逍遥法外,普通人哪有本事把稀土
【9评论】【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