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乳母犯错,汉武帝下令斩了她,她就托人请东方朔出主意。东方朔道:“你若是真想活命,被拉走时不要说话、不要反抗,但是你在走的时候需要一步三回头,这样的话也许还有希望。” 长安城的夜风带着羊肉汤和酒糟味,吹得人脸发麻。乳母被押出掖庭时,身上那件旧绛纱袍早被冷汗浸得透湿,像刚从井里捞上来。她没哭,也没喊冤,只是照着东方朔教的,一步三回头,眼神黏在刘彻身上,像把钩子,又像把刀。 刘彻那年才二十出头,毛还没褪干净,脾气却大得吓人。他站在丹墀上,手按剑柄,脸绷得跟鼓面似的。可每回乳母回头,他的手指就松一分。那老太婆的眼睛里,不是恐惧,是喂过他奶的温柔,是半夜替他掖被角的记忆,是“彘儿别怕”的哄拍声。 围观的小黄门们屏着气,心里直打鼓:这老娘们要是死了,往后谁还敢在皇帝面前提“小时候”三个字? 东方朔躲在人群后头,嘴角挂着笑,像只偷了油的老鼠。他知道刘彻的毛病——最怕别人说他忘本。当年窦太皇太后骂他没规矩,他能把奏折撕成雪花;如今乳母用眼神提醒他“你吃过我的奶”,比任何谏官的奏章都管用。 果然,第三回回头时,刘彻的剑“当啷”一声掉地上。他弯腰去捡,其实是用袖子蹭了蹭眼角:“算啦,拖回去打二十杖,让她长记性。” 乳母被拖走时,屁股开花,心里开花。她后来逢人就说:“东方先生那招,比太上老君的仙丹还灵。” 可这事儿细想,挺不是滋味。刘彻不是傻子,他知道乳母那点错,顶多算多嘴。但帝王的面子比人命金贵,得有人递梯子。东方朔的“一步三回头”,表面是救命,骨子里是给皇帝搭戏台子——让他既能杀人立威,又能借坡下驴,落个“念旧”的好名声。 最惨的是乳母。她以为自己靠演技捡回条命,其实不过是权力游戏里的道具。那二十杖打烂的皮肉,早被史官写成“天子仁德”的注脚。 我爷爷活着时常说:“旧社会里,穷人的命是贵人手里的风筝,线一抖,就得磕头谢恩。”汉武帝的乳母,不过是只飞得高了点的风筝。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汉武帝在位时,他晚年派使者出访匈奴,李陵一见汉使就情绪激动地质问:“陛下为何要杀
【9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