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埃及空军嫌弃中国歼-6落后,不愿给钱,僵持不下之际,团长刘国民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 这笔订单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讲绝对是意义非凡,在此之前,毛主席说过,“中国不做军火商”,所以我国一直都以无偿援助的方式,对埃及和其他非洲国家输送战机武器。 此举虽大幅度提升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口碑,但是却并没有赚到任何外汇,反而还拉了国内经济发展的后腿。 当时新中国的经济正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 所以在1979年1月埃及副总理图哈米访华提出急需补充战备的请求后,中国代表团便顺势抓住机会,提出想要与之进行军火外贸合作的想法。 这骤然的转变让图哈米十分不知所措,但他也理解中国的难处,所以便将此事向埃及政府进行了汇报,准备在得到确切指示后进行决策。 然而这一汇报就足足等了好几周,埃及方面始终都没有针对此事做出明确的回应,只是又增加了几笔飞机零件的订单。 这模棱两可的态度让中国代表团十分拿不定主意,但又不想轻易放过这个机会,因此便派出了一个专业团队去往埃及,准备与对方的军事部门进行谈判。 这一次谈判的难度非常大,首先是我国在这一方面并没有相关经验,其次就是经费十分紧张,落地后因为没有提前通知埃及政府,专家团队只能在大街上等了足足一天。 当他们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准备与埃及方进行谈判的时候,却遇到了更多的难题。 因为在这之前,埃及的空军力量在好几场战役中都处于下风,所以他们对战斗机的要求非常高,根本看不上我国生产的歼6。 纵然这架飞机在越南战场上表现十分亮眼,埃及也并没有提起太大的兴趣,反而认准了苏联的米格。 因此这一场谈判的最终结果就是不欢而散,埃及更不愿意为了歼-6付钱,眼看着这单生意就要从手里溜走,专家团队的刘国民十分焦急。 他在迫于无奈之下,只能剑走偏锋绕过了埃及的谈判团,直接找上副总统穆巴拉克。 因为他知道穆巴拉克曾在苏联接受过空中训练,对于苏联和中国的战机十分了解。 这位副总统多次访问中国,还曾接受过毛主席的接见,对中国的态度十分友好,如果直接和他商讨的话成功率会更大。 实事也不出刘国民所料,当他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后,穆巴拉克果然答应帮忙,有了他的出面,埃及谈判团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很快就打开了局面,顺利谈成这笔生意。 正所谓万事开头难,成功拿下第一笔生意后,陆续又有许多国家找上我们,主动表明了想要购买战机的想法,给我国带来了很多额外的收益,彻底让中国军贸走向全世界。
1979年,埃及空军嫌弃中国歼-6落后,不愿给钱,僵持不下之际,团长刘国民冒出一
枫叶如火染秋山
2025-07-12 16:58:11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