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航母,放弃维修,再次卖给中国?印度更适合接手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可能真的要退

国际瞭望站 2025-07-12 15:11:49

俄罗斯航母,放弃维修,再次卖给中国?印度更适合接手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可能真的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这艘被俄罗斯“修了八年还没修好”的唯一航母,最终可能不是重返大洋,而是卖废铁。 俄罗斯自己已经松口:维修工作停摆,前景渺茫。这意味着,莫斯科要么彻底放弃维修,要么为它寻找一个“接盘侠”。 接下来的问题是:中国还会像当年买下“瓦良格”那样,把库舰接回来再改造一遍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一、当年的“瓦良格”,是机会;今天的“库舰”,是包袱 很多人下意识地觉得,辽宁舰和库兹涅佐夫是“姐妹舰”,有了前者的经验,再接后者似乎也不难。但现实恰恰相反。 辽宁舰是当年买下的“毛坯房”,当时还没装配核心设备,基本是一副舰体空架,虽然困难重重,但中国在发展航母初期,正需要这样的“练手对象”。 但库兹涅佐夫号不一样。这是艘典型的“年久失修、结构老化、管线乱如麻”的“二手房”——甚至可以说是“烂尾房”。它不仅结构已经腐蚀严重,而且多次维修事故、火灾、浮船坞沉没等问题,把它的修复成本堆到了一个不可理喻的程度。 最关键的是:我们已经不需要它了。 中国目前已有两艘滑跃起飞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还在推进福建舰等新一代弹射型航母。技术、人才、工业链已经齐备。用不上库舰,更不愿意花几亿甚至十几亿美元去修复一艘过气平台。 用当下的话说,这已经不是买技术的时代,而是“下饺子”的阶段。 二、俄罗斯为什么坚持不下去了? 这艘航母早在2017年开始大修,却迟迟修不完。为什么?一是俄国防预算紧张,航母这样的大工程不是优先事项;二是俄军工业自身的问题,无法保障长期系统性维修;三是战争改变了一切。 自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的军事重点就再没轮到海军。空天军、陆军、炮兵、无人机都要资源,海军只剩维护海岸线的最低配置,更别提航母这种只适合战略投送的大型平台。 用一句话总结,俄罗斯已经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继续玩航母这场“超级大国游戏”。 三、如果有人接盘,最有可能是谁?印度 俄罗斯不要了,中国不接,美国不会碰。谁还会想要一艘锈迹斑斑、动不动起火的航母? 唯一的可能,就是印度。 这不是笑话,也不是黑印度。首先,印度已经从俄罗斯买过一次航母——巴库号改装成维克拉玛蒂亚号。这笔交易虽然结局略显尴尬,但在俄罗斯眼里,印度是可以谈的客户。 其次,印度确实有意扩张海军航母力量。其第二艘自制航母“维克兰特”号刚服役不久,原计划还要造第三艘,吨位可能仍维持在4万吨级。如果此时俄方抛出一艘6万吨级航母,对印度来说是“看起来体面”的升级路径。 第三,印度政界和军方对“拥有三艘航母”的执念不小,尤其是在中印军力差距被进一步拉大的当下。 但问题也很现实: 印度要花多少钱买? 买回来之后能不能修好? 舰载机怎么配?改装多难? 这个航母能用几年? 这些问题里,最关键的是第一个:钱。 俄罗斯不会白送,至少要个几十亿美元;而改装+修复费用,再来一轮估计就得20-30亿美元。而这恰好是印度国防预算最紧张的阶段。 再者说,维克拉玛蒂亚号的维修保养已经让印度头疼至今,再接一艘“老年版”的库舰,恐怕连本国海军技术人员都要劝退。 四、中国航母已走上另一条轨道 回到中国。辽宁舰之后,是山东舰;山东舰之后,是福建舰。这一条路线图已经明确:中国的航母设计思路已经完全摆脱苏联老框架。 福建舰8万余吨排水量,采用电磁弹射,航母整体技术体系向美制“福特级”靠拢,而非库兹涅佐夫这样的蒸汽弹射+滑跃起飞混合体。 再加上“南北双线造舰”传闻不断,中国未来极有可能按双线推两个航母型号(传统动力+核动力),而不是把资源浪费在一艘俄制“油老虎”身上。 简单说,现在的中国海军,对航母有能力造、有规划建、有战术适配的系统化设计,已经不需要再“买来改”。 五、库舰的命运:也许就是拆了卖钢铁 以俄罗斯目前的状态,不排除最后选择把库舰拆解卖废铁——既能节省维修成本,又能变现。虽然对一个大国而言,这个结局听起来有点丢脸,但也符合地缘政治的实际需要。 毕竟,俄罗斯现在打得起地面战,但真没力气再为航母造梦。 如果印度真接了这摊子,那就是一场政治秀——要么成就一次大胆突破,要么重演一场拖延多年的维修悲剧。 总之,这艘“最后的苏联航母”,已经进入尾声阶段。她是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是另一个时代的负担。 参考资料:《印度国防观察》2025年7月11日专栏:印度是否应考虑接手俄罗斯航母?

0 阅读:37
国际瞭望站

国际瞭望站

追踪全球热点事件,带你了解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