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说不清了,美国人和英国人前几年还说中国皮蛋是世界上最恶心的食物,现在却突然遭到疯抢,原因竟然是他们最讨厌的那个味。
‘我现在每天都要吃两颗,那种又糯又滑的口感,还有蛋白里那股淡淡的碱香,之前居然觉得它像外星人的食物,我真是个大笨蛋!’美国纽约的美食爱好者举着半颗溏心皮蛋对着镜头大喊,脸上是毫不掩饰的痴迷。
谁能想到此前她还和无数欧美食客一起,把中国皮蛋列为‘这辈子都不想尝试的黑暗料理’。
此前英国美食节目《古怪食物大挑战》里,主持人捏着鼻子尝了一小口皮蛋后,当场冲进洗手间干呕,节目里嘉宾们一致投票皮蛋为‘全球最恶心食物’。
美国《赫芬顿邮报》更是用‘来自东方的绿色胶状物’形容皮蛋,配图里采访的路人纷纷表示光看外观就没食欲。
那时的皮蛋,在欧美美食界几乎等同于味觉惩罚,哪怕是对中餐接受度很高的食客,也对它敬而远之。
但今年5月,美国连锁超市Whole Foods突然在全美300家门店上架了中国产的溏心皮蛋。
超市采购员玛莎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原本只是想做个小众尝试,首批只进了500箱,每箱24枚。
可谁也没料到,皮蛋上架仅3天,就被疯狂抢购一空,加州分店的店员莉娜回忆,第一天上午还有顾客对着皮蛋皱眉,下午就有人一次性买走10盒,说要囤货,到了第三天货架上空空如也,后台还有几百个催货邮件。
更让人意外的是,社交媒体上突然刮起皮蛋打卡风,平台上出现了上万条分享,有人晒出切开皮蛋时溏心流出的特写,有人拍视频记录第一次尝试的表情。’
为什么曾经被嫌弃的‘怪味’成了香饽饽?一位常年研究食品心理学的专家分析:‘欧美食客对食物的猎奇心理正在升温,他们厌倦了千篇一律的工业食品,开始追求有故事、有差异的味觉体验。
皮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冒犯性”,那种发酵后的碱香和胶质感,打破了他们对蛋制品的所有认知,而当他们鼓起勇气尝试后,反而被这种“非常规美味”征服。
国内网友对此更是炸开了锅,有人调侃:原来老外也逃不过中华美食的真香定律’,有人翻出几年前欧美吐槽皮蛋的旧闻对比,当年说皮蛋恶心的人,现在是不是脸疼?
还有人一本正经分析:其实他们讨厌的不是味道,是对未知的恐惧,一旦跨过那道坎,就会爱上这种层次感。
曾经我们觉得芝士臭、蓝纹奶酪腥,却在一次次尝试中爱上它们的独特,如今欧美食客对皮蛋的态度转变,它能跨越语言和偏见,用味道在陌生人心里种下好奇的种子。
从被贴上‘恶心’标签到海外货架被抢空,皮蛋的逆袭或许只是个开始,在这个越来越多人愿意张开味蕾拥抱世界的时代,谁知道明天又会有哪种中国味道,悄悄改变外国人对‘美味’的定义呢?
如果你也有压箱底的‘中国美食安利清单’,不妨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说不定下一个征服全球的美味,就藏在你的提名里。”